2009年8月18日
星期

《解放战争》:放宽“红色历史”的尺度

付艳霞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18    [打印] [关闭]
    王树增的《解放战争》(上)一书关注的时间段是1945年8月到1948年9月,从抗战结束到解放战争的三大标志性战役发生之前。在此期间,重要的时间点有两个:一是1946年6月,中原军区从国民党三十万大军的合围中突围,解放战争爆发;一是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局面的形成,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到来。

    在洋洋洒洒68万字的书写中,作者将三大战役之前的局势一一推演。所有的大事件、大战役都涉及了,如重庆谈判、四平之战、中原突围、华东部队的苏中、宿北、鲁南、莱芜等战役等。同时涉及的还有解放军在战斗中不断整编,直至最后“五大主力”的形成。它们分别是:东北林彪、罗荣桓战略集团,华东陈毅、粟裕战略集团,晋冀鲁豫刘伯承、邓小平战略集团,晋察冀聂荣臻战略集团,陕甘宁彭德怀战略集团。不过,对于非军事迷读者来说,倘若每章前面增加一个与大家所熟知的历史知识相关的章节介绍,增加线索梳理,会降低阅读的难度。

    在叙述每一个大事件的时候,作者都不忘用小细节来填充。这些细节既包括毛泽东、蒋介石对待战场的不同的形势判断和心理活动,也包括解放军将领在战场上的生活细节,更包括普通士兵的一言一行。

    王树增所重点描述的普通士兵,常能具体到某连、某排、某班、姓名、年龄。在叙述战斗格局的高亢音调中,插入这些普通士兵的信仰和细节时,作者的笔调变得深沉而多情。书中第三章写南满部队最为艰难和危急的时刻,冰天雪地中战士们在“不当孬种”的呐喊中坚持着。东北民主联军三纵七师二十团三营九连五班长房天静因冻伤而溃烂的双脚流着脓血,所谓“英雄气概”、“不怕牺牲”,在这些普通战士的身上,是血肉之躯的切肤感受,是这些感受挑战身体极限时刻的精神升华。

    在第五章里,作者描写了一个国民党军的俘虏——大个子排长王克勤。这个俘虏最初很难改造。但在连队指导员“诉苦”的工作方式开导下,王克勤成了战场上英勇无畏的人民战士,说出“人心都是肉长的”、“要为人民打仗”、“要当人民的儿子”等豪言。这让人想起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细节,白、鹿两家的青年投笔从戎的时候,参加国共两党的选择,靠的仅仅是一枚铜钱。生存决定意识,对于普通人而言,信仰,从来与现实生存有关。

    《解放战争》在还原“人”的丰富性和立体感的时候,抛却了“成王败寇”的历史功利主义,深入体察人物在历史大势难以抗拒的时候,个体命运的悲喜忧欢。这一点特别体现在作者对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将领的描写上。蒋介石、杜聿明、胡宗南、阎锡山、张灵甫、陈诚、卫立煌……这些名字被中国百姓熟悉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在书写这样的人物时,王树增尽可能地用史实说话。在写到国民党的失败时,作者强调,长官意志难以统一和派系斗争只是一个方面,更为深刻的原因,在于这个政党的主张背离了人民,因而也从根本上背离了历史大势。

    如果说作者以往的作品《朝鲜战争》的核心是强调“意志”的胜利,《长征》的核心是强调“信仰”的胜利,那么到了《解放战争》,“人心向背”就是毋庸置疑的核心。这既是传统的“水舟之辩”和“人和”甚于“天时地利”的战争规律,又是毋庸置疑的历史规律。作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写毛泽东“兵民是胜利之本”在战场上的所向披靡,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大生产运动,写山东战场、东北战场,支前百姓浩浩荡荡的队伍。与此对比的是,国民党“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的种种现实。人心向背成就了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神奇战争,更为一个政权的艰难新生增添了历史必然的决胜砝码。

    《解放战争》(上)

    王树增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8月出版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