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0日
星期

悲哀,因而真实

■孙嘉卿/编译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20    [打印] [关闭]
    金属乐队有一首歌叫《悲哀,但却真实(Sad,but true)》。我们大多数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当看到电视新闻中记录灾难后的悲惨画面时,总有种强烈的真实感,内心压抑地如同身处现场一般—是的,“悲哀,但却真实”。不过,近来德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却发现,其实我们是因为有了悲哀的情绪体验,才会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在最新一期的《实验社会心理学期刊》中,他用三个小实验证明了“悲哀,因而真实”的道理。

    在第一个实验中,研究者通过电子邮件邀请一些人回答网上问卷,问卷中包含对犯罪领域的一些统计数字的描述,回答者只需要对这些描述的真实性做一个评分即可。在德国强奸犯作案的真实成功率为85%,研究者要将这个信息传递给回答者,但是在传递的时候,他们分别用两种方式来表达:消极的表达中表明强奸犯的成功率为85%,积极的表达则说出强奸犯的失败率为15%,每一种表达都只有一半的回答者看到。结果,看到消极信息的那一半回答者更倾向于认为这句表达是真实的。

    紧接着第二个实验按照同一逻辑进行,研究者找来一些大学生,也是让他们对真实性进行评判,不同的是,一半大学生看到的是积极信息——强奸犯的归案率是70%;另一半大学生看到的是消极信息——强奸犯的在逃率是30%。无独有偶,看到消极信息的大学生也在真实性的评判上给出了更高分。

    最后第三个实验不再将目光局限于犯罪领域,研究者在一个社区中分发一份只有一页纸的问卷,这个问卷其实有两个版本,回答者随机拿到其中的一个版本。这次需要判断真实性的内容是关于离婚率的,根据德国真实的离婚率统计数据,积极的版本描述道“有80%的伴侣婚姻能够维持十年甚至更长”,消极的版本描述道“20%的伴侣会在结婚的十年之内离婚”。两句话说的是同样的意思,但是拿到消极版本的人更认可这个说法,而且这个结果在统计上更加显著。

    由此可见,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情真实与否的时候常常非常主观,会受到文字传达的情绪的影响,仅仅是说法不同都可能让我们对某个问题产生不同的态度,这个道理对我们的生活非常有用。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