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4日
星期

刘静:把爱传递下去

本报记者 辛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24    [打印] [关闭]
    “我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我要把从希望工程得到的爱传递下去。”黑龙江省青基会副秘书长刘静微微一笑,“老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话说得在理。”

    在青基会办公室里,刘静一直忙个不停。今年29岁的她,已是青基会的“骨干”,负责宣传和学生自助工作。谈到与希望工程的结缘,刘静回忆起自己的童年:6岁时,父亲突患疾病,家中欠下上万元的债务;7岁时,母亲因病过世,全家只能靠年幼的哥哥、姐姐干农活儿维持生活;小学三年级时,父亲病情恶化,刘静不得不辍学回家。

    12岁那年,希望工程让刘静重见希望。“一天,校长和几位陌生的大人找到我。那一刻,我和希望工程结缘了。”刘静回忆说。

    在此后的岁月里,希望工程与刘静如影相随,刘静也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着那些关心资助她的叔叔阿姨们。2000年,刘静考上了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1年12月,刘静获得“国际大学生特别奖学金”,成为该学院唯一的获奖者。

    2003年毕业前,刘静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到处找工作,而是选择到黑龙江省青基会做一名希望工程志愿者。“我是在希望工程的关爱下长大的,要是能在这里工作该多好。”刘静说,“没想到我真留了下来。”

    工作之初,刘静经常思考:“在接受希望工程救助时,那份来自社会的爱,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但是一对一的救助,受益的人太少,怎么才能扩大被救助对象的范围?”

    想来想去,刘静有了主意。遵循希望工程“救助——发展”的模式,她设计出“希望工程星光行动”。该行动以“自助为本、受助为励、助人为乐”为理念,以希望工程受助大学生为实施主体,以农民工子女为主要帮助对象,通过义务开展第二课堂、心理辅导等方式,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成长环境。此举受到多所高校的好评和欢迎,先后有852人次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2558人次的农民工子女直接受益。

    传递爱心,温暖他人,实现爱的传递和循环,正是刘静对希望工程理念和价值的深刻诠释。“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大手牵小手’,不仅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还能传递知识和爱心。”刘静说。

    “我现在非常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谈到未来,刘静有了新的打算,“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学生不太一样,我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我们正在想办法帮助他们。我们的目标是让贫困学生有学上,让受助大学生能就业。”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