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报人的心灵震撼
   可能天生嗅觉就不灵敏,总感觉抓不住事物的核心和新闻点,这让我一度以为自己与记者这一职业绝缘。在与一位老师的聊天中,我说出困惑,他告诉我,来中青报是要学习如何高屋建瓴地看待事物和问题,从个案中找到共性,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最后把它解剖开来,用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语言将其传播出去,既上得了天,又入得了地。当时一知半解的我,随着采访编辑、学习讨论的频繁深入和工作信心不断增强,最终找到了答案。
   正好赶上的团中央第三期团县委书记培训班让我获益良多。400余名来自全国25个省的县(市)的团干部齐聚一堂,聆听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们的专题讲座。参与采访的我在了解了全国各地共青团工作先进做法的同时,还参与了课后讨论,仔细研究过去没有深刻领会的最新的全团工作“信号”,慢慢咀嚼,反复推敲,最后豁然开朗。对于一名专职团干,这种淋漓尽致的工作盛宴,带给我由衷的快乐。
   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参加一个青少年成瘾问题与家庭教育关系的研讨会。我一面不停地记录着专家的观点建议,一面不断思考并沉浸在多媒体音乐心理剧《瘾型人》的首次公开彩排上,从中接受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理念和知识。
   一个偶然的机会,和编辑老师的聊天中,偶然发现我以前的工作经历可以作为《支部轶事》这一栏目很好的新闻素材,但是怀疑和胆怯让我无从下笔,好在有了老师的鼓励,使我顺利完成了第一篇稿子并很快发表。从没想过能在我仰慕的中青报发表文章,当奢望成为现实,除了欣喜,更让我信心满满,作为中青报的特约通讯员,我会坚持写下去,记录共青团的成长和共青团人的执着。
   一次业务研讨会,让我再次感受到中青报的风范,作为一份大报,它不仅要有维护社会公义的正义感,更要有博达的仁爱之心。松原舞弊案曾是7月的阴霾,早早形成的稿子却没有见报,中青报坚持在高考结束当天发表文章,是为了不影响孩子们这一生中最重要时刻的发挥。这是一种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是大胸怀,是大追求。我被感动着,也被震撼着。
   三个月的挂职锻炼即将结束,《中国青年报》一如北京这座城市般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了我这名来自北方重工业城市的一个普通团干部的一切优缺点,又在潜移默化中重新锻造了我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理念。再一次感谢《中国青年报》,感谢我的老师,我的伙伴。
   (作者系团沈阳市委权益部见习副部长)
   本报记者 赵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