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5日
星期
1200支大学生服务团“三下乡”服务灾后重建——

青春之歌,在巴蜀大地唱响

新华社记者 贾楠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25    [打印] [关闭]
    他们是一群满怀理想与激情的青年学子;他们是一支活跃在四川地震灾区村寨间、板房旁、田野里的志愿者队伍。

    他们把知识和智慧奉献给灾区人民,唱响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他们用真挚的情感,再次点燃巴蜀大地上爱与希望的火炬。

    2009年暑期,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的组织下,1200支大学生灾后重建服务团的1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服务灾后重建。

    事实上,大学生在地震灾区的志愿服务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2008年7月,来自全国22个省、市168所高校的189支服务队和来自四川高校的350支服务队,成为大学生参与灾后重建工作的先锋力量。随后,各高校在灾区确定了一批“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通过“一对一”定向帮扶和接力帮扶机制,对灾区开展基地化、长期化服务。

    这是一场爱的接力。一年来,各高校与服务点的联系从未中断。志愿者接力、顶岗实习、挂职锻炼……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各高校对服务点的灾后重建工作给予了大量支持。

    “哥哥姐姐,我想你们!”灾区孩子甜美的声音总能让千里之外的东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倍感温暖。2008年8月从四川省绵竹市土门中学服务归来后,志愿者们仍常常通过电话、网络、书信方式等与灾区的孩子联系。2009年寒假,部分志愿者再次回到土门中学,看望这些孩子。

    又到一年炎夏时。全国200支重点服务团和四川高校组织的1000支服务团再次来到地震灾区,开展学业辅导、心理帮扶、医疗服务、工程设计攻关、环境保护调查、产业发展规划等工作,进一步落实长期对口帮扶方案。

    灾区的情况在变,“三下乡”灾区服务的内容也在变。

    在德阳拱星学校,上海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正在向孩子们宣讲世博会知识,传唱《正气歌》,同时开设了多种文化兴趣课。

    志愿者们说,去年的服务主要以心理疏导为核心,并辅以沙盘测试、心理量表等专业手段。如今,灾区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日趋平稳,今年的服务便从专业心理帮扶转变为让孩子们了解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伟大成就,感受中华民族的日益强大,增添他们的信心和力量。

    目前,地震灾区面临着重建任务繁重,时间紧迫,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状况,因此,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灾后基础设施建设成为2009年“三下乡”服务灾区工作的重点。大批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农林等专业的志愿者来到灾区,头顶烈日,跋山涉水,用专业知识服务灾后重建。

    在彭州市彭白公路通济桥的路口处,由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博士生党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正专心致志地测量道路上的车流量、速度,以为将来修复公路时定级、车道规划等提供依据。一名志愿者还带来了自己用5年时间研发的“道路仿真软件”,在实际道路上进行车辆运行测试。

    彭州市交通局总工程师姜克锦说,基层技术人员力量薄弱,这支博士党员服务队为当地的交通规划提出很多建设性方案,很有参考价值。

    “地震使地面建筑物都发生了位移,一切都要重新测量。”彭州市白鹿镇党委书记高天成说,“但测绘公司要么不愿接,要么要价太高,这些学生来勘测帮了大忙,也节约了灾后重建的成本。”

    从7月初开始,西华大学的志愿者们就扛着测绘仪器,穿着黄胶鞋,穿越山区林地做测量。如今他们已完成白鹿镇3个统规统建点和41个统规自建点的测绘任务,以及新街主干道的放线和房屋的质检工作。西华大学还与白鹿镇签订共建协议,将不断输送专业志愿者和专家,在测绘、规划、质检、项目管理等方面提供更多技术支持。

    2009年夏天,服务灾区的大学生们不仅收获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果,体会着奉献服务中的幸福快乐,更传承着重建家园的希望与信念。

    虽然他们曾被山里的荨麻刺伤、曾在齐膝的河水中划破脚、曾在潮湿的被褥里睡觉,但他们这样讲述在灾区服务的经历——

    “这是我第一次在田里背起药桶。而以前都是根据书上写的配好,在实验室里操作。”四川农业大学的一位志愿者一边给农民示范如何适量喷洒药物,一边说,“这是难得的专业实践机会。”

    “这次四川之行必将成为我人生中难忘的记忆。”江西农业大学的一名志愿者在日记中写到,“这里曾经受过创伤的人们,以他们的勤劳、勇敢与坚强,让我们看到了灾区的希望,也看到了祖国的未来。”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