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团组织借力破墙
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校团委与上海市普陀区政府联手推出的社会学导制人才培养新模式,从三年前开始试点,并从2008年1月推出,为优秀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学生除了专业导师之外,还有一位教授社会经验的导师,这些导师一般都是政府部门的优秀青年公务员。
记者了解到,社会学导以项目制的形式开展,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对一追踪培养、多对多分散培养、一对多动态培养等“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团组织在社会学导活动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华东师大团委副书记徐涛告诉记者,校团委从各个院系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学校人才学院,人才学院再牵线搭桥与普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立合作培养关系,双方把优秀团员青年与优秀青年公务员进行结对。
“从某种意义上讲,团组织是大学生与青年公务员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专业、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公务员是大学生社会经验的导师,大学生反过来又可以给公务员补给专业方面的知识。生活中,他们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是很好的朋友。”徐涛说。
普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各个高校遴选出来的优秀大学生在人社局都有备案,他们在社会学导制活动中的表现,会通过期中汇报、成长日记等形式进行测评,并将情况反馈给学生所在学校的团委。
复旦大学历史系2007级研究生方骏说,社会学导中开展的主题活动从策划到组织、开展,准备过程将近一个多月,对大学生的配合协调能力,表达沟通,临场应变能力都有提高,这对大学生找工作是大有帮助的。
目前,社会学导已经开展了“进机关”、“我对公务员说句话”征文征言、世博园区参观考察和四期沙龙讲座活动,社会学导中有50%以上学生在暑期定向到普陀区政府参加挂职锻炼。
据悉,通过团组织推荐,普陀区政府遴选,参加社会学导制的大学生中有80%的学生优先被推荐到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大型企业中挂职锻炼,参加挂职锻炼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考上公务员,或通过挂职锻炼找到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