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文学零食”会不会让你营养不良
“空下来无聊时就会看,每天睡觉前是固定看手机小说的时间。”顾韵璐讲起自己两年多的手机阅读史来了兴致,“我喜欢看后宫文,有阵子迷恋恐怖小说,有时回归‘小言’(言情小说)。”俨然一个手机小说的“业内人士”。
像顾韵璐这样钟爱手机小说的人不在少数。“每天晚上都会看。倒也不是为了打发时间,迷上一个小说、一个作家就会一直看下去。”说这话的小关同学同样每天跟手机小说亲密接触。
伴随手机的广泛普及,写作和阅读手机文学成了一些年轻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据新华网报道,过去一年至少2000万手机用户体验了手机小说。从某文学网站投资包装手机小说营销平台、举办创作比赛,到8月上旬启动的某项手机文学大赛,“手机、网络”已成为时下人们谈及文学创作时常会蹦出来的词儿。不过,就当下而言,手机文学亦仅仅是在网上搜索到感兴趣的文字,进而下载到手机里,尽管载体有变,但就本质内容而言“手机文学”在目前仍归属于网络文学。
传媒介质的变化无疑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上课无聊就会拿个手机看小说,回宿舍没事儿就抱着电脑,我们这代人已经习惯了电子产品。”对顾韵璐来说,手机、电脑是她现在进行阅读的首选工具,“我读手机小说网络小说,有时是为打发时间,有时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体验。和纸质文本不一样,许多厚重的意义在网络小说、手机小说里是找不到的。”
小关读手机小说的原因也是大同小异,“看网络小说的意义在于弥补生活平淡,给自己一点想象空间,就跟小时候读童话故事一样。这背后没有什么意义,也不会去深思,我不会像看待传统文学作品那样去看待手机和网络文学。”
流行的主题和华丽的文辞,是网络文学制胜的杀手锏。而就内容而言,手机、网络小说中娱乐与商业的成分占了上风。
“阅读环境嘈杂纷乱、阅读时间零敲碎打,所以手机小说应当跟以往安静地端坐着看的小说不一样。”盛大文学研究所所长夏烈这样认为。名为“红袖添香”的文学网站驻站写手清无韵称:“网络文学和快餐一样,手机小说必然更大众化从而没有办法精致。”在网络上写了六年小说的吴小薇也表示,“手机、网络的阅读本来就是用来娱乐的,我写作就是娱乐别人娱乐自己。”不过,这些人无一例外地承认,这样的“文学零食”,并不能经受时间的磨砺。
中国超过6亿的手机用户,俨然是手机文学的潜在消费群。上半年中国手机媒体报告显示,过去半年使用手机小说服务的客户已占27.7%,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手机小说族喜爱网络原创作品——以玄幻、校园青春、都市白领为主题,而非经典著作的电子版。
但是,这一切让人忧虑。倘若从作者到出版商到读者,人们阅读的目的仅仅停留在娱乐,驱动力量是赢利,那么文学应有的普世意义又何从体现?所谓手机文学代表的“新文学精神”,又会不会是昙花一现?
在支持传统纸质文本的小张看来,网络文学的存在就是文学的一种没落。而某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唐乐则认为,网络文学批量生产着同质化内容,网络写手以可读性为首要目标,如同高校扩招必然带来生源下降一样,写作变成寻常事,势必导致网络文学质量参差不齐。不过,唐乐对网络小说的发展并不完全悲观,“多元化的表达毕竟是好事。”
而《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态度更加中立,“电子媒介上的创作蕴含着时代性与草根性,这种大众参与的表达,纵使良莠不齐,也仍然值得鼓励。”
有人把文学低俗娱乐倾向归罪为新媒介自身的浮躁肤浅;另一方面,有人将手机与网络的快捷传播潜力鼓吹为文学革新机会的到来。对此,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傅元峰指出,传播形式的变化,对文学本质的影响微乎其微。文学与时代的“适应”,过于强化或突显都不合时宜。“网络文学的存在,对传统文学形式和精神其实具有某种‘矫正价值’。与其批判手机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媚俗,不如反思中国的消费文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