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6日
星期
传奇

在"伟人"的光芒之下

本报记者 周凯莉文并摄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26    [打印] [关闭]

    竺新义只是个普通农民,但他生活在“伟人”的光芒之下。

    比方说,当穿上特地缝制的白布长衫时,他会习惯性地叉起腰,瞪大眼,举起粗厚的手掌,摆出一副指挥征战的架势,好像真成了他扮演的“毛主席”。

    在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雅张村,村民们总能看见竺新义的这个姿势。不过,人们可不知道,为了摆好这个姿势,农民竺新义足足花了26年来练习。

    这个55岁的理发店老板,一直都在“毛主席”的光芒下生活。从小学起,他就开始学唱毛主席语录歌,“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到了18岁时,他又迷上了演戏,歌颂领袖的作品,也参演了不少。

    但直到1983年,他才与伟人有了最相近的联系。当时,电视里放《四渡赤水》,当看到古月扮演的毛泽东出场时,5岁大的侄子突然奇怪地问:“叔叔怎么跑电视里边去了?”

    受此启发,竺新义对着镜子比照了一番。然后他作出判断:“我也可以演毛主席。”

    紧接着,他请村里的老裁缝量身做了身“毛主席常穿的衣服”。为了突出“和主席一样高高的额头”,他还特意刮掉了前额的头发,烫了发梢,把发色焗得油黑,并且每天都让妻子给自己吹一个惟妙惟肖的“中分主席头”。

    从此,一有空,他就看“有毛主席”的纪录片,有时候一天要看上10遍。他对着电视,学着伟人的一举一动,站立、走路、吃饭、挥手、叉腰、抽烟。甚至,为了琢磨毛主席大块吃肉的姿势,他在家族宴席上,蹙紧眉头,举起筷子,夹了红烧肉,拿起又放下,反复几十次。

    这20多年的工夫总算没白费,竺新义觉得“形象基本打造成功”。有时候,走在家乡小城里,会有高档车突然停下来,车里人喊着“毛主席”,想载他一程。

    这让竺新义很满足,尽管他一直宣称,自己主要是为了弘扬“伟人精神”。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的,去年7月,他决定自己拍一小组短片,来“宣传毛主席”。

    他成立了“浙江省嵊州市农民《红歌片》摄制组”,自己担任导演、编剧、场务、灯光等职务,并出演剧中主角。他还写了招聘启事贴在市区,公开招聘群众演员。启事强调,应聘者最重要的是“热爱毛主席”。

    据他说,来应聘的群众演员达到了200多人,有的开着宝马,有的蹬着黄包车,有政府官员,也有农民工,甚至还有小学生。

    他还特意抽空去了趟湖南韶山,在当地开了个“乡土新闻发布会”。据说,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签名签了2000多本,手都断了”。

    从此,在浙东长满庄稼的崎岖山坳里,人们总能看见一群人在忙活,录音机播放着纪录片里毛泽东的声音,群众演员们却常忍不住笑出了声。

    只有竺新义很“专业”,一看到有热心老人围观,即便没有在拍戏,他也会兴奋地用标准姿势挥挥手,用不标准的湖南话喊一声:“父老乡亲们,你们辛苦了。”

    如今,这部投资6万元的短片,已经杀了青,正在后期制作。没成想,电影还没开始播,竺导演就听到了村民们“竺新义是为了名利”的说法。这让他觉得“很震惊”。

    “我是自费演戏,两袖清风的。”他反复辩解。前几天,有杭州、上海的“粉丝”组团买了水果篮来看他。这位农民一边“盛情难却”收下来,一边竭力推托,“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他逐渐成了名人,开始有许多人纷纷找上门来。不过,来人多半不是冲着他的“精神”。一个大型影视城的片商“围观”了他几小时,请他参加一张唱片的演出。另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则慕名而来,请他在开业典礼上剪个彩。甚至有人来请他拍广告。

    而这位理发店老板则觉得,“长得像毛主席”最大的好处,是这成了他理发店的“核心竞争力”。经常有顾客为了“瞻仰”他,远道而来,这时候,他就会用伟人式的姿势和语气,建议来的人“换换发型”、“洗洗头发”。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