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8.7%的企业对大学生实习表现基本满意
只要有机会就绝不放过,使得不少实习成了走过场
智联招聘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三成毕业生一年就换掉了工作。其中,21.4%的2006年毕业生不到一年就换掉了第一份工作,2007年毕业的学生不到一年就换工作的比例也达到了三成。2008年毕业没多久的学生,已经有一成换了工作。
据凤凰网与国内知名调查公司联合开展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81.2%的大学生认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非常困难或者比较困难。
可见,找份理想的工作对毕业生来说并不容易。那么,大学生都想进什么样的单位呢?
今年3月,南昌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发布的《2009年南昌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表明,39.7%的大学毕业生希望进入国企,排在第二位的是外资企业,愿意到行政事业单位入职的毕业生占18.7%,位列第三。7月31日,由中华英才网主办、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也显示,有1/3的参与者将国企作为求职首选。
这些炙手可热的单位对求职者也是有要求的。2007年麦可思-零点报告显示,企事业单位更注重应届毕业生的潜能和综合能力,而不是当前所具备的工作水平或经验。尤其关注毕业生的学习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管理能力。
但是,目前不少大学生却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实习经历上,只顾积累实习次数,忽略了实习本身对个人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有的大学生就为了盖上“实习章”,不顾个人兴趣、实习岗位、所学专业,只要有机会就绝不放过,使得不少实习经历成了走过场。甚至很多人纷纷投身“促销”、“发传单”等低技术含量、重复劳动的实习之中。
以这样的心态去实习,效果可想而知。前程无忧2007年发布的《2007大学生暑期实习调查报告》显示,提供实习岗位的1800家企业中,有七成以上对大学生的实习表现评价为“一般”,仅8.7%的企业对大学生的实习表现“基本满意”。
“实习是职业规划中的一环,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环,不应该被孤立出来。”智联招聘职业顾问杨媛媛提醒大学生,要将实习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
被孤立出来的不仅仅是实习,还有毕业生所学的专业。今年3月,在中国经济网公布的一项关于求职的网络调查中,77.5%的网友表示会接受与专业不符的行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本无可厚非,但很多毕业生对这一观念产生了曲解和误读,完全忽略甚至放弃自己的专业训练,盲目就业现象并不鲜见,这从不少毕业生的“疯狂跳槽史”便可见一斑。
“这就涉及大学生自身定位的问题,有好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求职的优势所在。”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对此,《光明日报》还在今年4月发表题为《专业是最大的求职优势》的评论文章,提醒大学生利用好自己的专业优势。
事实上,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仍然很大。日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9年《人才蓝皮书》预计,到2020年,我国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将达8127万人,在党政、企业经营管理、高技能、社会工作、公共文化和农村实用人才等方面需求态势旺盛。有人认为,如果毕业生能够从自己的专业技能出发,注重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想必会更有优势。
任占忠也建议毕业生要摆正求职心态,积极就业,理性择业。这就需要我们的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等各方面做出综合考量,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即便“先就业再择业”,也要有所规划。
调查表明,职业规划的缺失,已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瓶颈。中国毕业生网公布的一项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调查显示,有职业规划的大学生不足三成。在回答“你清楚考虑过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吗”一题时,51.4%的人对此“只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17.6%的人“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有27.6%的人“有3至5年的职业规划”。
对此,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也都积极推出职业规划方面的培训和讲座,为大学生就业出谋划策。政府部门也推出了相关的就业政策,并鼓励和扶植大学生创业。日前出炉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报告显示,93.5%的政府部门表示已经或正在制定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
这也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涨。该报告显示,75.2%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一定要自己创立事业”或“如果有机会就创业”,还有1.9%的人已经付诸行动。
但有人评论说,即使大学生有创业愿望,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长进行选择性创业,切忌盲目跟风,为创业而创业。如果能在大学期间规划好自己将来的创业路线,并在学习期间在相关领域不断地进业。如果能在大学期间规划好自己将来的创业路线,并在学习期间在相关领域不断地进行知识积累和实习实践,或可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