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8日
星期
共和国部长访谈录

“为国理财,为民服务”

——访财政部部长谢旭人
新华社记者 韩洁 罗沙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28    [打印] [关闭]
    还有3天就是谢旭人任财政部部长满两年的日子。2007年8月30日,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的谢旭人接受任命,成为共和国的第十位财政部长。

    对于这位当过厂长、任过县长、又在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了近30年的新任财长来说,刚刚过去的两年“很不平凡”。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些都是摆在财政部门面前的巨大考验。

    “为国理财,为民服务”——谢旭人部长用8个字诠释了财政部门的重任。

    每天想最多的是如何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与十多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更大。谢旭人坦言:“当前我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他介绍,积极的财政政策内涵丰富,包括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从目前的情况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已初见成效,对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财政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财政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财政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各项措施。同时,狠抓增收节支,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努力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坚决控制一般性支出,反对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财力真正用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

    60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一千多倍

    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增强,离不开国家“钱袋子”的日益充盈。60年来,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为新中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宁波的鄞县工作,那个县当时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一两个亿,而现在已经达到130多亿元,增长极为迅速。这也反映了整个经济财政的巨大变化。”谢旭人感慨地说。

    财力彰显国力,数字印证辉煌。一直与经济打交道的谢旭人对60年来我国财政实力的发展变化了然于胸。他列出了一串数字:

    ——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62亿元,2008年达到了6.13万亿元,2009年预算安排收入6.62万亿元,60年间增长一千多倍。

    ——全国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到突破1000亿元大关,用了28年时间;从1000亿元到1万亿元用了21年时间;从1万亿元到6万亿元用了9年时间。目前我国一天的财政收入约为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

    “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是我国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重要体现,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谢旭人说。

    做好财政工作 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媒体眼中,谢旭人一向以“严谨、细致、务实”著称。在基层财政干部眼里,他非常平易近人,经常深入到基层调研,而且对基层业务非常熟悉。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中央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不久前,在安徽省西部革命老区金寨县,习惯“一竿子插到最基层”调研的谢旭人如是说。

    在谢旭人眼中,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如何分好“蛋糕”不仅关系着国家钱袋子的安全,也事关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福祉。

    60年来,全国财政支出规模从1950年的68亿元,扩大到2008年的6.26万亿元,2009年预算安排7.62万亿元,增长了1120倍。最大的变化是,财政运行模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财政,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对“三农”、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这个趋势在近几年尤为明显。”

    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中,仅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就达到24610亿元,比2008年增长25.1%。仅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安排7161亿元,增长20%以上。

    “公共财政主要是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公共利益,要努力做好财政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谢旭人说。

    财税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财税改革取得显著成就,税制更加科学合理,财政体制更加完善,预算制度不断健全,初步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

    1993年,时任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司长的谢旭人亲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工商税制改革。在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新一轮财税改革对谢旭人而言,无异于又一场“攻坚战”。

    回顾财税改革历程,谢旭人认为,财税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前行,改革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就是围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这一目标和方向来进行的。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财税改革,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财政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财政部门顺应形势发展变化,着力把握财政管理规律,创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财政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谢旭人上任财政部长后,根据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通俗地讲,科学化就是要“抬头看路”,明确方向、目标并选择有效的路径。精细化,就是要“埋头拉车”,一步一个脚印地按照科学确定的方向和路径前进。

    谢旭人表示,财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只有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才能更好地为国理财、为民服务。”

    “五个着力”描绘财政工作未来蓝图

    财政作为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在新时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谢旭人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财政工作任重道远。

    谈到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谢旭人说,财政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全力做好“五个着力”:

    ——着力健全协调配合的财税政策体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着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

    ——着力推进税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大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着力坚持依法理财,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照片:新华社记者 何大隆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