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非土著”毋须太敏感
窃以为,很多时候,我们这些本校研究生像是电影《鬼子来了》里的姜文,战战兢兢等着“鬼子入侵”,内心里却不乏那么点希冀“大伙儿都是朋友”,当然也带点儿倨傲“这是咱的地盘”。说归说,武力不足的本校研究生,挥泪送完了本科同学,心里还是对拼死考来的“非土著”存着那么点敬畏。
看官请注意,9月开学,拿资料、做花名册,忙前忙后的是土著,领着“非土著”逛校园、进食堂的也是土著。这些“土著”是希望和平的。看,他们的眼神里闪耀着“我要友谊”,你就该感叹,象牙塔里的孩子,何曾分了等级!
不过,问题很快来了。
按照正常的入学年龄,99%的中国当代青年最为关键的经历在于大学本科的4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这一时期成型的。历史、地理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每所大学都拥有个性鲜明的气场。有校园俚语说,闻闻这人的味道,就知道他本科在哪里读的。譬如坊间传说,北大教育了“狂傲散漫”的学生性格,清华则培养了“木讷敦厚”的本科生等等。
于是,“气场论”应运而生。根据物理学原理,气场各异的物体,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冲撞。每个研究生身上都带着本科教育的烙印,一起学习、生活、工作的时候,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你奉行“自由民主”,我喜欢“军事化训练”,你尊敬多元化,我崇拜一元论。甚至,本科时期形成的作息时间也会产生矛盾,关灯、开灯,可能都要心生龃龉。万一遇上刚烈的性子,“土著”与“非土著”之争更能达到“车毁人亡”的境地。
举个例子,某大学研究生宿舍,一屋4人,两人“土著”,两人“非土著”。偶然,“土著”本能地聊天,“嘿,咱本科那谁谁怎么样了”,“哇,学院里的某某老师让咱周末去吃饭”。这一“划分楚汉”的气场何其强烈。根据人之常情,“非土著”听了,肯定会暗自不爽,“切,算你们在这多呆了几年”。另据经济学边际效益理论推断,这些“不爽”的心态渐渐堆积,就会成为“土著”和“非土著”之间的铜墙铁壁。
还有,通过自身努力考上名校之后,少数敏感“非土著”们依然带着寒门必有的自卑心态。即便在以“兼容并包”著称的北京大学,其未名BBS匿名版上都常常出现“非土著”的血泪控诉。言语间,莫过于,“哪个土著看不起人”,“哪个土著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凡此种种,都是“土著”们“恃才傲物,心胸狭隘”的罪证。要是有“土著”过于热心,在帮忙的时候说上一句,“嘿,你对这里不熟,过些日子就好了”。这下更完了,保不定哪个敏感的“非土著”要偷偷抹泪去了。
这是一场心态上的博弈,笔者以开心农场里的百万家财下注。这场博弈,发生在咱们“土著”与“非土著”之间。细微的眼神,无意的动作,谁先在意,谁便点燃了导火索。想想《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和林黛玉,一个坦坦荡荡、疑似藏奸;一个输了底气,过于敏感生了病。其实,她俩不过是做客贾府。正如大学,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土著”和“非土著”相处上2年或3年,便要“挥手自兹去”,没必要定要争个“你高我低”。作为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大好青年,即便观念上存在差异,心态上有些龃龉,咱也该坦坦荡荡地正视自我,解决问题。这才是正道。
其实,很多“非土著”内心的力量无比强大。他们从二流院校进入一等学府,下一个目标便是欧美名校。这些力求上进的举动,哪里是我们这些懒散的“土著”比得上的!
末了的末了,画蛇添足,推荐大家一本古老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书里,“土著”星期五和“非土著”鲁宾逊互帮互助,星期五同学很快乐,鲁宾逊同学很满足,他们相处得多好。当然,小声地说,“土著”星期五是“非土著”鲁宾逊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