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中断的爱心电波
一校一镇手牵手
今年8月,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汉旺小学挂牌成立。这个曾受地震创伤的学校,被西南交大正式定点“承包”了。2008年灾后的第一个端午节,西南交通大学的志愿者们给汉旺小学带去了慰问和祝福,一校一镇,从此建立起长期联系。2008年暑假,西南交大学子灾区服务团来到汉旺,为当地小学搬运救灾物资,还帮助受灾村民完成了夏收。此后,春节、儿童节,以及每个平常的日子里,在汉旺,总能见到这些大学生的身影。
去年夏天,四川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们在绵阳市安县雎水镇狭小的板房教室里备课、倾心教学,使雎水中学艰难复课。今年3月起,该校部分学院分团委书记则在雎水镇所属村(社区)挂职当起了党支部副书记,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日常工作,使高校与地方政府携手共建的关系形成稳定的机制,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不断深化。
去年夏天,上海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们在四川拱星爱心学校开展了以心理疏导为主的教学服务工作。今年暑假,他们又来到这里,为这所学校带来了各种高质量的文化兴趣课程。
“三下乡”服务专业化
“这次下乡,发现灾区人民的精神状态比去年好多了,大家的生活恢复正常了,在计划着长远的好日子。”第二次来到绵竹市土门镇土门中学,东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说。面对已经走上复苏之路的新四川,抬伤员、搭板房或许已经成为伤痛而温情的记忆。灾区在变,“三下乡”灾区服务也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不断调整。去年暑期,灾区服务以支教培训、卫生防疫、心理咨询服务为主,今年则转向了全面参与灾后基础设施建设。
“灾后重建任务繁重,时间紧迫,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可现在明显感觉到人手不够,我们需要大学生的参与和支持。”彭州市白鹿镇党委书记高天成告诉记者。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今年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灾后重建专业性很强,大批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农林等专业的志愿者正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灾区人民。
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大学生7月初就进入了彭州市白鹿镇。他们扛着测绘仪器,穿着黄胶鞋,穿越山区林地做测量,埋头苦干了一个月。至今他们已完成了全镇3个统规统建和41个统规自建点的测绘任务,以及新街主干道的放线工作和房屋的质检工作。“镇上居民住的分散,这几户,那几户,如果纳入整体规划,测绘成本太大。”白鹿镇党委书记高天成说,“这些大学生来之后,已经成为我们的规划参谋,帮了我们大忙。”西华大学团委副书记蒋志勇告诉记者,白鹿镇预计两年内完成重建,虽然这支服务团8月将完工返校,但西华大学与白鹿镇的联系短期内不会中断。今后两年,学校将不间断地向这里输送学生志愿者和专家,支持小镇建设。
爱心无疆,长效机制来助航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时间有限,重要的是如何构建并完善长效机制,使有限时间里建立起来的联系、情谊和取得的初步成果得以延续和深化。这不仅考验着参与活动的大学生,也考验着活动的组织者。
据了解,去年7月初,团中央专门制定了《2008年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灾区服务团实施方案》,遵循“按需设项、据项组团”的原则,根据当时灾区实际需要,组织了来自全国22个省(市)168所高校的189支服务队和来自四川高校的350支服务队、近万名学子齐聚灾区,成为大学生参与灾后重建的先锋力量。
以此为开端,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灾区服务着力加强服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各高校在灾区确定了一批稳定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通过“一对一”定向帮扶和接力帮扶的机制,开展基地化、长期化服务。一年来,各高校以志愿者接力、顶岗实习、挂职等多种形式,不间断地在灾区开展服务,积极动员各方资源,对服务点灾后重建给予了大量软硬件支持。
今年,团中央要求各地各高校团组织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落实长期对口帮扶方案,组织了来自全国22个省(市)168所高校的200支重点服务队和四川高校组织的1000支服务队在地震灾区开展学业辅导、心理帮扶、医疗服务、工程设计攻关、环境保护调查、产业发展规划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