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一个有个性敢骂人的明星
苏珊·桑塔格CFP供图
这几天在读苏珊·桑塔格的传记。
在对传记的介绍中,我比较烦的是这样的介绍:本传记既表现了人物伟大不凡的一面,也描述了他或她作为普通人有血有肉的一面——不知道这样的表述意义何在?在这本苏珊·桑塔格的传记中,好像看不到“美国社会的良心”、“知识分子永远理性的警觉”或“她是人们对事物判断的一个特别的尺度”等评价,以及这些评价产生的确凿依据。至于说她也是个普通人,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得很。当然对苏珊·桑塔格这样的“普通人”确实不能用对玛丽莲·梦露的眼光来看待。
互联网上对苏珊·桑塔格的介绍词条五花八门,基本上称她为“知识分子中的斗士”。这样的头衔,大致可以让人明白她在美国是典型的左翼知识分子——和政府、军方、华尔街作对,骂美国政府比谁都厉害。她一直是所谓的“明星作家”。在过去的40年里,她的脉搏始终与时代一起跳动,言行触动着国际社会的敏感神经。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曝光后,她发表长文说,布什及其辩护者力图限制虐囚照片流传之迫切,显然胜过对照片所反映的罪行的处理。该文在美国舆论界如同扔下了一颗炸弹。
在文化界,桑塔格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她拥有一大堆桂冠,比如“美国公众的良心”、“文学批评的帕格尼尼”等等,然而她却这样解释自己为什么经常发表对时政的看法:“因为我有一种道德感,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作家,而是因为我是一个人”。
她既是学者,也是作家、诗人。她以言论介入社会生活,以个人经验、个人价值判断发出自己的独立声音。
与欧洲相比,美国的思想原创性较弱,起码未见美国出现德里达、福柯等量级的思想家,或巴赫金那样的理论家。但这些欧洲大腕只有跑到美国、被美国接受欣赏后才能为世界所认识。换言之,美国是一个很好的人才平台。因此苏珊·桑塔格与汉娜·阿伦特和西蒙·波伏娃相比,似乎作为一个美国知识分子受市场的影响更大些。你不能想象她像汉娜·阿伦特那样写出《极权主义的起源》这样的著作。是不是因为她在《花花公子》杂志或流行报刊发的文章太多了?她和儿子戴维的合影发表在《时尚》杂志上,让人觉得她几乎成为一个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
显然,苏珊·桑塔格的小说不如她的论文有影响。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要理解她论文中的政治原则可真的有点难度。我最关心的还是苏珊·桑塔格的政治倾向。我惊讶地看到了一个老练与天真兼具的文化名人,反对美国政府的现行政策是她一以贯之的准则—只除了在萨拉热窝。她八赴萨拉热窝,在战火中排练贝克特戏剧《等待戈多》。
虽说传记并没有着意于桑塔格的私生活,但她生前的曝光率实在高得惊人。这本传记只是把原材料梳理了一番就有不少看头。平心而论,分寸还是有的。苏珊·桑塔格很喜欢独子戴维,但给戴维零花钱、照料戴维的,常常是出版社的老板。戴维的作品被退,桑塔格居然跑去把编辑当面臭骂一顿。她去韩国出席国际笔会,把连个会员都不是的戴维作为自己的助理带去。当然,掏腰包的不是她,她也不理会别人的白眼。
这部传记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桑塔格忙得四脚朝天,其中为了挣钱的讲演和为了挣钱的写稿占了一半,再加上她还有一些酒吧咖啡馆以及文化圈子的社交活动,她能有这样的成就与她过人的精力是分不开的。
有文章评论苏珊·桑塔格擅长于“左手接受,右手抵制”。街头的年轻女人拦住她,说认识她,但问起她的著作或文章,没有一个人读过,桑塔格快气疯了。按说桑塔格又不是罗伯·格里耶,她的文章并不难读懂,只不过她本身的看点太多,以至遮蔽了其思想的光华。谁叫她生在美国呢。
《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
[美]卡尔·罗利森、莉萨·帕多克著
姚君伟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