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日
星期

中国人60年民生纪事

——读《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0年民生往事》
睿涵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01    [打印] [关闭]
    从1949年至2009年中国发展的六个十年中,中国老百姓关于民生关键词的记忆具有着重大的见证意义:上世纪50年代的列宁装、布拉吉和上海弄堂里的给水站;60年代的红宝书、毛主席像章、绿军装;70年代的样板戏、小人书和“三转一响”……对年轻人来说是历史是往昔是文艺片里的仿真镜头,对过来人却是他们曾经的生活、真切的存在,是和青春与生命凝结在一起的历史必然。像电视剧《金婚》中的片段故事,我们的父辈兄辈就那样生活着、老去的。于光远先生在给《中国生活记忆》的序中以“彰显社会进步,记录点滴生活”为要点题字,对该书的评价按照惯常说法就是“那些历史的碎片折射着大时代的变迁”。

    大时代确实快步地往前走了。然而别忘了,怀旧从来与发展孪生,感慨从来与时光携伴。1979年至2009年的30年来时光流速更加迅捷:70年代末的靡靡之音的代言邓丽君佳人已逝,80年代《小街》里的美女张瑜转型成了女强人。琼瑶和麦当劳已经双双过时,曾经被胡同里的吐沫淹死的男女们可以正常地“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婚”并且以此为骄傲、迎接新生活的开始了;90年代的星巴克、黄面的和旧建筑被新的景观所覆盖;新世纪的10年,时尚的关键词如同潮流,一波复一波:万元户、下海、奶酪、F4、《无极》与血馒头、超女与动车组、我的博客我的团……急速叠进的时代图景日新月异,人们的内心变化却矫枉过正:金钱至上、职场竞争、怀疑信仰,连芙蓉姐姐都自称美女横行网络了。物质生活插了翅膀在飞,精神生活却苍白黯淡。这既是发展的代价,也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重构提供了空间可能。

    《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0年民生往事》冷静地记录了这一切。读者在纸页间飞越了60年。几十年,真快。总说时间是金钱,可如今时间也像金钱一样不禁花,一不留神就流失一大把。如今,在横平竖直的样板都市里,野趣横生的散漫的村落,依照盆景的命运,被快速地规范化了。破坏,正以建立的名义进行。镂空雕花的窗棂和屋檐上的小兽坍塌下来,随垃圾一同消失。路边风情万种的高一朵低一朵的野花也不见了,她们都被转移到了规矩的花圃里。楼房伴随新世纪的人们的欲望,热带雨林般疯长和膨胀。而街道,正是欲望无限伸展的枝条。

    毕竟,一个人的心思像一棵树一样,无论树叶枝曼如何铺张繁复,归根结底是有核心和整体脉络的。要说当下许多国人之浮躁心思的背后,也许正是:这个城市的美与丑,我们已经渐渐地不熟悉了,觉得可疑和惶惑了。尽管我们以现代服饰作壳子,喝可乐、玩电脑、开车东逛西逛,享受着现代生活所给予的一切,也说着流行的话语,但是我们的内心仍然怀念着以往的某些温暖的东西——那些是什么,不知道,描述不出,也概括不出。但是时代匆匆地向前走了,生活变换速度之快,使得脑袋还来不及扎实地建立什么,就被更新的东西置换掉了。流光之水浩浩荡荡,人们也许应该建设一些什么。让时间成为历史的同时,也让那些民生记忆成为坐标,见证祖国进步的每一个脚印。

    《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0年民生往事》

    陈煜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年8月出版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