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日
星期
公安部开展专项行动

打击“猜猜我是谁”等电信诈骗

提醒公众“三不一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要及时报案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01    [打印] [关闭]
    本报北京8月31日电(记者何春中)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黄祖跃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当前在社会上活跃的电信诈骗形式将近30种,而银行、电信部门在监管上至少存在3方面的漏洞。

    今年6月12日,公安部部署开展为期4个多月的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共打掉电信诈骗犯罪团伙277个,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1469名,破获电信诈骗犯罪案件4836起,追回被骗资金1900万余元。

    公安部对河北丰宁县、湖北红安县和大悟县、湖南双峰县、广东电白县和海南儋州市等6个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比较集中的原籍地进行了挂牌整治。仅广东电白县日前就陆续有40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目前,6个重点地区不法分子实施的“猜猜我是谁”、“冒充黑社会诈骗”、“冒充领导诈骗”、“利用网络诈骗”等电信诈骗案件明显减少。

    黄祖跃表示,当前活跃在社会上的电信诈骗形式将近30种,诈骗内容由点子公司精心策划设计,针对不同受害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有中奖诈骗、汽车退税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直接汇款诈骗、电话欠费诈骗等。新的诈骗手法也在不断出现,目前还有升级的趋势,诈骗不成,便向恐吓、勒索方向发展,危害比较突出。

    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有关“电信诈骗的行业监管存在哪些漏洞”的提问时,黄祖跃说,银行、电信部门在监管上主要存在3方面漏洞:第一,银行账户的实名制在一些地方的执行中有折扣。比如犯罪分子可以拿别人的身份证到银行里批量开卡,而部分银行没有认真核实开卡人的身份信息。第二,网络虚拟的主叫号码,也就是任意显号,捆绑了电话,这方面监管的力度不大,在互联网范围内可以随意进行交易。第三,个人买车、购房、买保险、网上购物等各种各样的消费信息也有的被批量出售,流入犯罪分子手中。

    黄祖跃表示,电信诈骗犯罪是高科技、高智能的犯罪,根治这种犯罪需要社会多个行业、多个部门的配合,尤其是银行、电信部门。

    针对电信诈骗,公安部今天提示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防止上当受骗。工作生活中,注意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