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日
星期

别被道貌岸然的“伪民意”忽悠

吴杭民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02    [打印] [关闭]
    民意汹涌,是民主进程中的可喜变化和标志。任何一项政府决策,违背了民意、漠视了民意,都会给公众利益和政府公信力造成损失。可是,在澎湃的民意浪潮里,“伪调查”、“伪民意”开始兴风作浪,它们以道貌岸然的姿态,企图“挟‘民意’以令天下”。

    最新的故事,是关于汉字整形意见征求中的两份天壤之别的调查结果。教育部日前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拟进行调整。尽管有关专家称67%的民众赞成调整,但民间自主发起的“民意调查”的结果却显示:八成以上民众明确表示反对“汉字整形”。(《南方都市报》9月1日)

    44个汉字整形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立马招来无数网民的“板砖”:“穷折腾”、“吃饱了撑的”。可有关部门和专家却底气十足,因为,有关部门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的调查结果显示,已经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收集到近1500条建议和意见,其中67%赞成字形调整,反对的只有6%。于是,马上又有网民大呼“被赞成”!一边是1500人的意见,一边是民间自主发起的50余万人的意见,谁是真民意、谁是“伪民意”,答案无需多说了。

    说到底,汉字整形里冒出的“伪民意”的危险性,还不是那么可怕,毕竟只是几个汉字的去处问题。可怕的是,在一些官员“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思维的左右下,在与公众更关切的民生福祉和利益上,也有人在肆无忌惮地“强奸”民意,为自己“增光添彩”。今年2月,在江苏省对南通市的启东、海门、通州等地全面达小康情况进行的随机电话民意调查中,就爆出了”标准答案“风波——当地居然有干部要求受访群众按照事先发放的标准答案回答提问,中小学还专门放假一天,让学生背熟答案“协助”家长应对电话调查。如此被精心组织、精心安排的民意调查,能调查到真实的数据吗?能反映出当地百姓真实的生活状况吗?

    道貌岸然的“伪民意”是伪民主。它的危害性在于,那些貌似很权威、很专业的有关部门,假借集思广益、开门纳谏的民主形式,把百姓的表达权、意志玩弄于股掌之间,通过设定标准答案、过滤不利数据,甚至虚构对自己有利的“民意”,为不得人心的行为摇旗呐喊,为自己脸上“贴金”,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及时了解民生、洞察社会、听取民声,必要的民意调查无疑是需要的。但经常被“左右”的民意,又如何能反映真切的人心所向?又如何为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呢?有人说,“伪调查和毒奶粉一样,都是犯罪。”可是,在一些官员和专家心目中,哪里会有这样的认识?更何况,“挟‘伪民意’以令天下”又不会受到什么责任追究,最多就招来点口水和“板砖”,何乐而不为?

    所以,在不少民意面前,有关部门和民众还真得高度戒备、擦亮眼睛,不要被那些“伪民意”给忽悠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