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日
星期

大学之弊还在于责任缺失

胡印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02    [打印] [关闭]
    8月28日,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教授在“大学文化与思想解放高层论坛”上这样评价:“在整个高等教育的生态圈中,特色应该是任何学校在生存发展过程中追求的一个目标。而一个时期以来,没有特色几乎成了我国高校共同的‘特色’。”(《中国青年报》9月1日)

    这位已卸任的大学党委书记直陈了扼杀大学养成特色的体制因素、管理因素及官本位因素。郭传杰特别指出,大学不能搞“科层制”的官本位文化,不能追求浮华时髦的商界文化,不能追逐庸俗低俗,不能搞整齐划一的“模式”。这些高见对于如今的大学病症而言,堪称良药。除此之外,造成大学“病了”的原因,还有自身责任感的缺失。

    中国大学走到现在,其弊端并不是哪一个具体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现行体制和管理方式当然难辞其咎,甚至是诸多因素中比较重要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本身已成为惰性因素的生产者、养成者乃至不自觉的享用者。大学在长期运作过程中,理应坚守一些价值、形成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该一味指责外界。

    外因都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大家都在嚷嚷说大学越来越呈现出堕落轨迹,却又往往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这样的批评尽管“痛心疾首”,却注定于事无补。当下的大学批评者言必称西南联合大学,但如今的大学该怎样还怎样,大家一起开骂倒也落得一身轻松。

    其实,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感受更深的倒是“没人管”的苦恼。看不到教授上大课,找不到导师受教诲。师生间的如切如磋、教学相长变得有些奢侈。教授、导师中有的成为学官,每日忙于迎来送往、上传下达;有的成了巡回演讲家,常耽于在社会上点化众生。至于学生,只好自由学习、自生自灭,自己养成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再比如,现在很多大学热衷于依傍权贵、名流,随意颁发文凭;很多大学的校庆变成权力和财富的展示舞台;很多大学在大兴土木上的热情远超过对学生冷暖的上心……如此种种情状,难道也只与体制有关?只与主管部门有关?

    大学缺的是相关各方切切实实的责任,对学生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乃至对历史的责任。学校当局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不该忘记一个基本前提,即学生始终是学校的主体。大学不是名利场,而是社会的孵化器。学生也不是工具和筹码,而是社会的建设者。如果我们的教授连一点点时间都不肯用在学生身上,如果大学的领导每日奔走于权贵之门……那又有什么资格奢谈大学创新呢?

    我们更需要从个体开始的建设性,而不是一味地骂倒。西南联大为什么辉煌夺目?那么多毕业生出来之后为什么一直念念不忘?大学特色或者说价值是学生塑造起来的,舍本逐末只能让情况越来越糟。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