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日
星期
孩子想看羊拉屎想挖土豆,父母却热衷把他们圈养在时尚都市的格子里——

城市病在暑假集中爆发

本报记者 樊未晨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03    [打印] [关闭]
    在律师事务所每天忙得四脚朝天的鲁梅终于请下了假,要带儿子去挂专家号查眼睛。儿子一个暑假受到电视、电脑的“攻击”,视力急剧下降。前两天晚上鲁梅下班回来,看到儿子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缝。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离开了大自然这个天然的游戏场,进入了由钢筋水泥围成的密闭、狭小空间中。视力下降、肥胖、孤独、自闭、情感饥渴……由于城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发的各种问题随之产生,不少专家学者称这些问题为孩子的“城市病”。

    假期,则成了孩子城市病集中爆发的时期。不少医院的眼科医生反映,假期是孩子视力的“分水岭”,不少孩子放假前眼睛还好好的,经过一个假期就不得不架上了小眼镜。

    电视、电脑、电话“三电少年”圈养在防盗门内

    鲁梅家里有两个小时工,一个专门接送上小学的儿子上下学,一个专门做晚饭。

    鲁梅夫妇平时工作忙,下班的时候儿子都已经吃完饭,通常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家的小时工管不了他”,鲁梅叹了口气。

    其实,这种事本来也不是小时工该管的。

    暑假里,儿子更是无法无天。鲁梅的家离北京中心城区较远,平时外出必须开车。小区白天人很少,为了保证儿子的安全,鲁梅经常把儿子锁在家里,留一把钥匙在物业那里以防万一。

    这样,鲁梅的儿子彻底成了“圈养”在防盗门内的“三电少年”,每天与电视、电脑、电话为伴。

    儿子一天的活动通常是,早上起来看一会儿动画片,给同学打电话、聊天;中午之后跟妈妈在网上视频聊一会儿天,然后跟同学联网打游戏;晚上主要是看电视。如果一天没看电视、没上网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要干什么。

    一个暑假下来,儿子不仅视力急剧下降,而且由于长时间没人陪伴,儿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明显比同龄人弱。已经快十岁了,鲁梅平时带他与朋友见面,儿子经常一句话不说。最近由于经常无法正常吃饭,儿子又增加了胃疼的毛病。

    海量信息占据了头脑看似什么都懂却显得偏激

    “三电少年”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的信息量大得惊人。

    刘女士就职于一所民办教育机构,长期从事教育研究,她对儿子的培养也一直被认为是成功的。但是,最近,刘女士对儿子有些束手无策了。

    几天前,刘女士与马上就上高三的儿子闲聊时说:“你们正好赶上新课改的第一次高考,还得准备得充分些”。

    没想到儿子脸上马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什么教育改革,不过是增加了教育腐败的机会!”

    刘女士一脸愕然,让她震惊的不是儿子的话正确与否,而是儿子说话的方式。

    “电视、报纸、网络,他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了,”刘女士说,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任何他想知道的信息。

    刘女士家的争论一天比一天多。

    “每次的辩论都是不欢而散,也都是以我的失败告终。”刘女士说。

    让刘女士头疼的并不是辩不赢儿子,而是,儿子的偏激。

    每天网络上的事情千奇百怪,“但是,那些事情往往是个别的、偶然的、突发的事件或现象,可是儿子却把这些事情当成普遍现象了”。

    刘女士很着急,她所说的每个道理,儿子总能找到反例驳斥。在儿子找出的鲜活实例面前,刘女士的很多努力都变得软弱无力了。

    在刘女士眼中儿子就像变了一个人,成了用各种信息武装起来的怪物,说话的口气总像是经历丰富的中年人,但想事情的方法却仍然幼稚。

    “海量的信息占领了他们的头脑,但他们却没有时间成熟自己的思想。”刘女士说。

    为工作忽略幼儿期令城市孩子情感冷漠

    在陈怡眼中,刘女士应该算是幸运的,至少刘女士的儿子还跟家长交流,而她自己却在和6岁女儿的冷漠做斗争。

    上个月的一天,陈怡家楼门口出现了一只刚出生没多久就被遗弃的小猫。同楼的一个小姑娘给小猫准备了一点儿牛奶,没想到陈怡的女儿经过那里,一脚就把放牛奶的小盘踢到一边,然后揪起小猫的尾巴,甩了起来。

    陈怡和丈夫分别来自河北和江苏的农村,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他们在北京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路子,站稳脚跟是他们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出于对前途的考虑,陈怡一直在医院的郊区院区工作。女儿出生两个多月她就开始上班。陈怡的丈夫是外交官,女儿出生时丈夫请了一个月的假,之后就回到驻外大使馆了。

    照顾女儿的任务落在了陈怡的母亲和保姆身上了。

    由于工作地点较远,陈怡一周回家一次。每次回来都累得只想睡觉,等休息过来了就觉得自己亏欠女儿的,于是,便带着女儿冲进商店,只要女儿伸手要的玩具就都买给她,只要女儿喜欢的东西就花钱搬回家,只要女儿想吃的东西也不管对女儿的健康是否有利都会满足。

    直到今年,陈怡终于又回到本院。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陈怡发现,女儿慢慢长大了,聪明、伶俐,但是跟陈怡却越来越疏远了,而且外表看起来很柔弱的女儿,内心却非常冷酷。一起看电视时,陈怡经常被剧情打动得流泪,女儿却毫不动容。

    不少育儿专家指出,父母应尽量多花时间陪伴3岁以内的幼儿,这样对孩子成长有利。

    陈怡很后悔在女儿幼年时期没能贴身陪伴她长大,所以决定最近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看看是否还有补救的办法。

    从小就周游世界离大自然却越来越远

    城市的家长并不总把孩子关在家里,也并不都像陈怡那样只顾事业不顾孩子。

    上个月,侯鑫带儿子去了一趟巴黎,在车水马龙中感受时尚之都的魅力。

    侯鑫是一位小学音乐教师,丈夫在一家全球知名的手机外企任高管,一家人的生活惬意、富足。她经常利用寒暑假带儿子四处旅游,国内的大城市几乎跑了个遍。去年儿子满10岁,侯鑫开始带他出国旅行。

    侯鑫带儿子旅行有个规矩:只去一个地区最发达的地方。“我要让儿子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都比北京强,要让他对这样的地方产生向往,才能产生奋斗的动力。”

    她的这番理论来自自己的弟弟。她的弟弟小时一直不求上进,一个偶然的机会,爸爸带他去清华大学参观了一次,“那里到处都能闻到智慧的味道”,弟弟从此发愤读书,最终考上了清华。

    侯鑫深深地了解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于是,从儿子出生起就精心为儿子打造一个有利于他成长的环境。

    但是,令侯鑫没有想到的是,侯鑫精心设计的“修心之旅”总是让儿子提不起兴致,相反,他总是吵着要侯鑫带他回爸爸的老家山西农村。

    侯鑫受不了那里脏得无法忍受的厕所,还有没完没了的吃饭喝酒。

    但是儿子却对惟一一次故乡旅行念念不忘。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羊拉的屎是黑色的,第一次知道土豆原来是从土里挖出来的,也第一次知道他几乎天天见到的小米还是“穿着衣服”的……

    儿子并没有按照她设想的轨道发展,变得越来越自我、自私。

    “孩子不接触大自然,就不知道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也不知道人的成长跟其他小草、小树一样,都要努力向上。”北京市昌平区一所小学的校长说,“对于孩子来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教育场所。”

    这位校长在学校边上开辟了一片地,每个班的学生都在这片地里种了蔬菜,菜地旁边还有鹅。“孩子们觉得很新鲜。菜种上以后几乎天天去浇水,有的水浇得太多了,菜就淹死了。这也没什么,只要让孩子亲身感受了,他们才知道什么叫生命、什么叫责任、什么叫付出、什么叫收获。”这位校长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