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9年9月8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专版
扶贫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让贫困有志青年上得起大学就得了业
2009-09-03

    

    “教育扶贫,信贷助学”它为上万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它让众多贫困学子脱离困境,实现自立。

    “百业兴农,自主创业”将进一步为贫困家庭走出的优秀毕业生提供大展身手的平台,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2002年至今,西安华西专修大学(以下简称“华西大学”)让贫困有志青年都能上得起大学,以学校担保的方式贷款四亿多元,扶助了40000余名贫困学子。

    这所民办高校8年来一方面提供贷款,解决贫困学子就学,另一方面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增加学生就业砝码,在扶贫教育和学生就业上均取得巨大的成就。目前,华西大学在校生已突破20000人,其独特的教育方式被称为“华西现象”。

    “教育扶贫,信贷助学”是2002年华西大学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创全国民办高校信贷助学之先河。学校与银行合作,由学校为自立上进的贫困学生担保,实行信贷助学,待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逐步还贷。这项举措使贫困学生仅用不到普通高校学杂费三分之一的费用即可完成大学学业。

    知识扶贫、技能扶贫、物质扶贫、精神扶贫、体质扶贫,是华西大学结合实际逐渐拓展和改良的教学思路。除了专业课外,强化学生的“现代技能”,学生普遍实现一专多能,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青睐。同时,学校和各大企业联手,企业为在读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也培养了适合自身企业理念的人才。这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提供了有利空间。

    从扶贫教育开始,给贫困学子一个读书的机会。除了抓好教学质量外,加大联系合作企业以实现学生在读的社会实践,最终实现毕业生的良好就业。这是华西大学8年探索的新模式,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扶贫教育:只需支付普通高校学费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对于贫困山村的孩子来说,如果靠全家面朝黄土背朝天从土里攒学费,读大学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张小华就出自这样一个家庭。

    “那天晚上,当我收到西安华西专修大学红色烫金的录取通知书时,我们一家人彻夜未眠,是华西大学帮我们这些上进的穷孩子实现了大学梦。”他给华西大学校长王明亮的一封信里这样说。幸运的是,来自甘肃平凉的张小华拿到了华西大学的助学贷款走进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不幸的是,中国有太多的张小华。

    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这是教育职能部门一直努力的目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文件,至2009年3月,甘肃省已为6.7万名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贷款金额达4.52亿元。

    据统计,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学费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四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从实际情况看,一个大学生每年的支出要远远超出7000元,大学学费已不单是农村家庭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城镇工薪阶层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2002年,按照民盟中央领导的期望,王明亮校长带领华西大学领导班子提出了新的信贷助学模式:凡自立上进的贫困生均可由学校担保信贷50%至70%的学杂费,待学生毕业后8至10年逐步还贷,学生毕业后能在贫困地区工作五年者,不还贷,学生毕业就不了业者不还贷,工资达不到1000元以上者不还贷。如果将学校的这几项举措合并计算,贫困生在西安华西专修大学读完大学,其学杂费仅仅是普通高校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河南商丘一名学生考试成绩600多分,被某师范大学录取,当他从媒体报道中了解到华西大学为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大学,推出“教育扶贫、信贷助学”的措施,并以诚信至上、自立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树立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人生观。他放弃公办院校选择到华西大学就读。

    山西太原清徐的吴文斌同学以520分被山西某工业大学二本录取,由于家庭贫困,难以承受高额学费,当他从新闻上了解到华西大学推出的“教育扶贫”办学理念,毅然选择走入华西大学就读。

    助学贷款政策在一些地方并不能够很好开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行考虑到自身的风险,华西大学的做法实际是将一部分风险转移到学校。目前全国公立全日制高校240万贫困生每年大约需要国家助学贷款144亿元,但实际上最好的年份贷款满足率也仅在30%左右。而华西大学创立的以学校为主体担保的模式,推动了助学贷款惠及更多贫困学子,对学生扶贫率平均达到60%至70%。

    华西大学的探索,让我们看到学校作为教育主体之一,在助学上存在的作为空间。华西大学的办学特色就是教育扶贫,学校不仅信贷助学,同时还为特困生垫付医疗费用达数十万元,并在校内每年为500多名贫困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

    虽然致力于为贫寒学子解决读书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贫寒学子都是华西大学的贷款发放对象,学校对于助学对象有其独特的界定条件:一必须是成绩达标的贫寒青年。二必须在校努力及生活简朴。三必须在校期间要参加社会实践,在寒暑假参加劳动实践,创造价值,体验生活。符合这三个条件才可以继续贷款。如此的条件制约,这笔贷款本身就是一笔道德贷款,也降低了助学贷款的风险系数。

    在王明亮看来,这种较长的助学贷款发放考察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强、自爱、自立。华西大学莘莘学子的在校成绩也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力促淳正学风 根在质量

    衡量一所高校质量往往是以考试成绩为量尺的,这把量尺在华西大学度量时,王明亮淡定而自豪。在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华西大学的学生交上了满意的答卷。2002年10月,华西大学以综合平均合格率78.04%的好成绩名列陕西省第一,其中国际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杨建芳同学,以98分的好成绩在十几万学生中夺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单科状元。

    2003年1月,华西大学再次荣登榜首,两门平均通过率分别达到92%和80%,其中单科成绩有12个班过关率均为100%,这次考试的个人成绩也从上一年的一个状元变成三人名列前茅。随后,在4月、10月的自考中又连续获得陕西第一。

    2006年9月,华西大学学生狄玉环在西安市众多高校参与的400多名报名者中一路过关斩将,成为第一个享受中科院西安网络中心提供的免费攻读研究生课程的大专生。该生为安徽省霍邱县人,家境困难,高考落榜后,全额贷款在西安华西专修大学读书。

    2006年11月,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组织的计算机软件考试中,华西大学有6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信息处理专业初级级别全国前50名,占陕西省入围总人数的50%。

    2008年7月,中厦建筑工程学院郝文展同学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高等数学》以100分的优异成绩雄居全国榜首。中厦建筑工程学院自成立以来,先后有6名学生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以优异成绩位居陕西及全国榜首。

    2009年4月,红河、向阳两校区分别获得国家自学考试优秀考点。

    2009年6月18日,我校在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助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评为全国先进助学单位和优秀考点。

    这些成绩都被王明亮视为自家孩子成绩一般骄傲。8年来,学校一边投入大笔资金资助贫困学生,一边加大对校园建设、师资力量的投资。

    学校聘请了近500名专兼职的正、副教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又聘请了13名博导、硕导、专家教授加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定期考察评估,对学生听课及实践环节的学习情况随时检查、监督,确保教学质量。

    除了上述硬件设施外,华西大学有自己独到的“软件教育”。比如,华西大学规定学生不许抽烟、染发。校方积极鼓励教职员工到学生餐厅吃饭用餐,校长王明亮作为表率:“我自己早晨2~3元的标准,中午3~5元的标准。”

    除此之外,所有学生早晨6:10出早操。“我一年四季早操都是短袖,和同学一样。这带来的效果是什么?一没有不吃早餐的,二没有不起床的,三身体好了,纪律加强了,没有迟到。四意志力得到了磨练。”王明亮解释。

    在华西大学看来,思想、精神、体质扶贫也是重要的扶贫。在这样的教育当中,即使是家庭环境比较富裕的学生也能和其它学生一样,融入一个平等自立的环境里。学生们没有了攀比生活的习惯,攀比的是学习和自立。

    强化社会责任教育 塑造学生高尚品格

    许多人认为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最重要的标准,但是在华西大学的标准里,拥有高尚的人格在所有评价标准之上。“做事先做人。”华西大学2007届毕业生米立峰在写给母校的信中这样写道,“高尚的人格是获得别人对你认可的条件。所以在工作中,始终注意对自己人格的塑造,勤奋工作,谦虚谨慎,以礼相待,自觉严格的要求自己。”

    米立峰不过是华西大学众多学生中普通的一员,“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这是华西学子的共识。因为在他们在读期间,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过程,王明亮都在努力向学生贯彻道德教育,点点滴滴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

    华西大学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生活上规范学生的行为,思想上坚持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每周一学校的升旗仪式雷打不动,让学生集体注视着国旗的冉冉升起,王明亮希望在这样的气氛中潜移默化爱国主义精神,这样坚持下来正是一个长期思想教育的进程。

    除此之外,陕西省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用身边的历史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陕西当地教育的优势。华西大学紧紧抓住这个优势,每逢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墓地扫墓、学习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王明亮认为,爱国主义是整个思想教育中首要的一环,“一个人只有首先热爱自己的国家,才会对社会负有责任心,作出自己的贡献。”他如是说,“我不希望首先将学生放到社会教育中去‘镀金’,这样只是一层金箔罢了,我希望我的学生首先镀上的是国旗的颜色。”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学校成立了业余党校。学生们的入党热情一直很高,截止目前举办了十多期培训,预备党员结业1000人,积极分子7000多人,为学校的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08年5月党委发展一批党员,其中多为学校表现突出的教职员工及学生。在5月汶川大地震时,每个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交纳特殊党费十余万元。其中,入党积极分子也交了属于自己的“特殊党费”。

    不仅是思想上的教育,华西大学也为师生创造了“社会责任实践”的机会。

    2008年11月27~29日三天,华西大学向阳校区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血站、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医院输血科在教学区门前联合组织了无偿献血活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长王明亮、校区主任张兴盛等校领导带头无偿献血,受到献血中心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进入冬季,各大医院血库缺血较严重,学校是人员集中的地方,义务献血不仅是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们的一次救助,更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该次献血活动华西大学参与的师生3000多人,初步统计献血量达到一百多万毫升。义务献血不仅使同学们了解到献血有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而且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无偿献血不但是一项崇高的义务,也是体现社会共济、架设爱心桥梁的文明之举。

    2008年初那场让中国南方遭受的雪灾,也让当时正在南方地区进行社会实践的8000多名学子滞留在当地工厂。校长王明亮向学生发去慰问,并且鼓励学生“不要想尽各种方式回家,不要给国家再增加交通负担。”8000多名学生,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学生们集体过春节,一个也没有少。

    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是社会责任的一种表达形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又是另一种回馈社会的方式。“我虽然看不到你们天使般的身影,但我却用心记住了你们天籁般的声音。”这是来自陕西贾河滩一个盲人王红妮的感谢声音。她心中的天使们隔三差五就来到她家,帮她将脏衣服一一洗净晾好,给她送来大米白面。这些天使来自离她不远的学校——华西大学,这些天使是这所学校十多名普通的学生。

    送去的东西都是这些原本家里就不宽裕的学生从日常的开销中省出来的。“送去的东西很微薄,我们买不起太多,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她做家务,洗洗衣服做做饭,这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不值得特别宣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说。也许送去的东西不多,也许做家务是举手之劳,但这些微薄的礼物、这些举手之劳对王红妮而言是温暖的阳光。华西大学的学子正如午后的阳光一般:常见、普通,却给予需要的人心中极大安慰。

    除了对社会的回报,华西大学的社会责任培养也在校内广泛展开,可谓对学生“内外夹攻”地进行社会责任教育。基于校内贫寒学子较多的事实,华西大学从2002年开始就致力营造一个平等、友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此同时,还大力鼓励学生们之间进行互助。8年来,每逢严冬,学校都组织送温暖活动,鼓励生活较宽裕的学生捐出自己不需要的衣物送到贫寒学生的手中。这种方式,一方面为贫寒学生的过冬提供了衣物,另一方面以亲身经验教育了较宽裕的学生,宣传了互助的理念。多年坚持下来,一种友好、互助的气氛在同学之间形成。

    加大社会实践力度 “输血与造血”是焦点

    当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存疑时,社会实践经验成为很重要的求职砝码。华西大学毕业生在这个天平上有自己沉甸甸的份量。2008年,在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重大影响的一年里,华西大学的就业率依然呈现较高水平。这让社会各界纷纷注目,亦给出极高评价。

    这里可以给出一个公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实践能力=好的就业职位。华西大学的就业率也是这个公式导出的结果。

    2006年,华西大学在“社会上捐一点,银行贷一点,家里出一点,自己省一点”的基础上又延伸到“社会实践挣一点”的“五个一”工程。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为教育扶贫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抽调学校干部到全国各地联系接纳学生寒暑假实践的工厂,并由学校统一组织派专职教师带队,与学生同吃同住,负责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一切问题。学校鼓励不管是富有家庭的孩子还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要自强自立,靠自己的双手获得经济收入,来解决自己的生活来源完成学业。

    他们通过每年的社会实践可得到6000~8000元的经济收入,基本解决了这些贫困家庭孩子一年的生活费用及其它开支,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使他们的观念得到了更新。

    由于每年春节期间造成的用工困难,企业愿意掏相对较高的工资聘请代工者,华西大学的勤工俭学学生因此每人每个寒假可以获得4000~5000元的收入。

    正在华西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学习的大一学生张红丽,今年春节期间前往江苏吴江经济开发区中达电子有限公司参加社会实践,两个多月的时间,她收入了4000多元。“加上学校提供的贷款,这些钱正好够学费,还可以剩余一些生活费。”说起自己挣的钱,她满脸的骄傲。

    从2006年至今,4年以来,每到春节校长王明亮都会带队去南方的企业看望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一是陪离家的学生过春节;二是总结社会实践开展的经验。

    2008年寒假期间,学校组织了近8000名学生分别到深圳、广州、上海及江苏昆山、吴江,浙江的嘉兴参加社会实践。由于年初南方各地发生雪灾,有些同学情绪不稳定,王明亮与学校主要领导及各学院院长冒雪奔赴这些地区,稳定同学的情绪。特别是在江苏吴江,大年三十当领导小组看望六个厂区的学生后,已是晚上十一点多,所有的商店、饭店都已关门,回到住处后,每人泡了一碗方便面,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

    华西的这一举措充分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一是解决了地方企业因春节期间用工短缺的困难,二是为大学生提供认识了解社会的机会,同时提高了他们将来走上社会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一直是一件备受争议的事情。但从西安华西专修大学4年7次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看来,大学期间社会实践是一条可尝试的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是不行,而是应该系统化、专业化。

    继2004年6月6日学校与浙江省建筑骨干企业中厦集团校企合作成立了西安华西专修大学中厦建筑工程学院以来,2005年4月又与陕西康元服饰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西安华西专修大学康元服装学院;2006年初与台资北京长寿集团达成协议,成立西安华西专修大学长寿国际商学院;与陕西通惠汽车维修公司合作组建了西安华西专修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同时,学校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深圳及浙江嘉兴工业园、江苏苏州工业园、昆山国家级开发区吴江开发区等数百家著名企业强强联手,为学生就业、企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保证,2009年8月,西安华西专修大学与中国电信西安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国信息化扶贫名校。

    百业兴农 自主创业是特色

    “给学生最高的荣誉不如创造一个平台;给学生最高的奖励不如创造一个平台;给学生最大的支持不如创造一个平台。”

    2009年初,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王明亮提出“百业兴农”计划。这项重大举措,既是教育扶贫的延伸,也是当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不仅仅是解决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加新的就业渠道,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这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提出,需要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工作对象的新特点,增强应变能力,积极探索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工作运行机制,保证人才成长符合社会需求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提出,为教育理论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从教育的超前性出发,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一代新人,从而更新了我们的教育观念。

    毛泽东同志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有作为”,新一代领导人实施的“大学生当村官”的兴农措施,华西大学推出的“百业兴农、自主创业”新举措,培养回乡创业型人才顺应时代前进的大方向,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也是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级主管部门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这给当今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了稳定的客观环境。有了比较稳定的大环境,还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

    华西大学是一所面向全国贫困地区贫困家庭招生的教育扶贫学校,而从贫困家庭走出的孩子都有改变贫困现状的强烈愿望,而坚韧不拔的意志则是创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通过准军事化的严格管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知识技能。

    学校将聘请十大创业人才进校园,百名专家上讲堂,给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和创业知识,不定期的邀请优秀企业家、创业成功者来校为学生做创业讲座,使同学们了解如何创业,怎样创业,这为在校学生毕业后的创业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解决毕业生创业初期资金不足、技术不成熟等难题,王明亮提出“百业兴农”计划,在全国开辟1000个创业基地,每个基地由学校投资10~50万元作为学生创业的启动资金。同时学校还与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创业基金会初步达成共识,对每个创业基地给予3~5万元的扶持。在创业体制上,学校成立农业产业集团,各省设立农业产业化分公司,实行子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

    为了降低创业资金的风险,王明亮提出对毕业生申请创业资金考核的四个标准:一必须是农村来的学生;二在校表现好;三愿意回乡创业;四有合理的可操作性方案。王明亮讲到:“我们要选拔的人要求是信念坚定执行力强的人,是有思想的人。”“百业兴农”计划是百姓工程,是社会工程,是兴国工程,也是福利工程,它为华西大学的快速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教育扶贫,信贷助学”它为上万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它让众多的贫困学子脱离困境,实现自立。

    “百业兴农,自主创业”将进一步为贫困家庭走出的优秀毕业生提供大展身手的平台,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王万斌 符惠)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