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实践营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走,去看小渔村造的万吨船
本报记者 郑萍萍摄
让旗帜在“好运角”飘扬
本报记者 郑萍萍摄
阿姨教我舞扇子
本报记者 郑萍萍摄
“其实我的体格还是很健壮的”
本报记者 郑萍萍摄
与大海来次亲密接触
罗雪莲摄
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开营啦!
张崇璞摄
8月26日上午8点28分,在中国海岸线最东端的山东省西霞口的成山头,经过晨雨的洗礼,迎来了一面面被海风吹起的彩色社旗。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王萌将“大学生旅游实践营”的营旗高高挥起。营旗下,来自全国16所高校的18个旅游类社团的同学,共同见证了“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的开营仪式,并成为旅游实践营的第一批营员。
大学生旅游实践营是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中国青年报社牵头发起、大学生旅游社团自愿参与交流的平台。“大学生旅游是大学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认识社会、促进心智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当代的大学生和我们的社会、我们祖国的山水相结合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我想大学生旅游实践必定会丰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旅游实践来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我们的祖国,对大学生的发展、就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青年报社副社长宁光强说道。
“我来自湖北武汉,以前在北京我没有太多的同学。但现在我可以说,我在北京乃至全国很多大学都有了很好的同学,而且这些同学都是热爱旅游和户外运动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旅游实践营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石教厅表达了这样的心声,这也是参与此次开营仪式的众多同学的共同感受。
推广热爱旅游、热爱户外运动的理念
大学生旅游实践营的第一次活动选在了风景优美的山东省西霞口。大家在成山头眺望日出,在海驴岛与海鸥亲密接触,在海滩上沐浴海风,一路上欢歌笑语无数,让一些同行的游客都不得不感慨同学们的青春与活力。
“在西霞口的这几天,我想大家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放’的状态。”实践营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来自上海大学的王吉说:“我觉得在户外旅游过程中,人的状态是最放松的,也是最‘开放’的,最容易交到好朋友。我希望这种热爱旅游,热爱户外运动的理念,能通过旅游实践营推广到全国的大学生中去。”据王吉介绍,“放”是他所在的上海大学稻草人社的核心精神,“放”代表了“放松”和“开放”。
走出去,实践中才能出真知
随着同学们在西霞口的参观逐渐深入,大家也被西霞口这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安宁的环境所吸引。
在参观过西霞口的艺术博物馆、野生动物园等景点,并与当地村民交谈后,同学们纷纷赞叹西霞口旅游资源的丰富。王萌说,刚到西霞口,便被这里美丽的风光所打动。经过几天调研,他又发现,西霞口的旅游业非常有特点,回到北京后他会就“比较西霞口旅游与北京周边农家乐优劣”为题,探讨如何发展西霞口旅游业。
“这次实践活动对我们认识社会的帮助很大,也印证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王萌说道。
在旅游实践营活动的最后一天,同学们还参加了“假如我是西霞口人”研讨会,与西霞口村的“当家人”、西霞口集团董事长田文科举行了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为西霞口的旅游业发展建言献策。
来自北京工商大学的卫冉认为,西霞口风景优美、名胜众多,可以满足大学生们旅游实践的多种需要,“以后应该组织更多青年学子到西霞口来,将西霞口打造成大学生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我们是志愿为大家服务的
在西霞口的三天行程中,旅游实践营的筹备会是同学们特别关心和期待的。8月25日晚,来自各大高校旅游类社团的同学们分别介绍了自己社团的情况,并讨论了大学生旅游实践营未来的发展。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史劲同学对实践营有自己的想法:“现在大学中旅游户外社团的发展水平有高有低,既有像北大山鹰社这样时间久、发展完善的,也有刚刚成立时间不长的小社团。我觉得实践营应该尊重各自社团的特点,帮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共同成长。”
筹备会上,大家还公推出大学生旅游实践营的第一批负责组织协调的同学。作为一个刚创建组织的平台负责人,更多地意味着付出与责任。不少同学都自荐来为大家服务。最终,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萌、中国政法大学的于全党等6名同学成为大学生旅游实践营的第一批负责组织协调的同学。
“大学生旅游实践营的前两次筹备会我都参加了,能成为这个平台的负责同学,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这不是一份荣誉,而是责任,我们是志愿为大家服务的。”于全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