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5日
星期
中国语文教学界情感派大师于漪:

生命与使命同行

本报记者 龚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05    [打印] [关闭]
    中国语文教学界情感派大师、教育改革的创造实践家、名誉校长、兼职教授……种种称号都不及一个简简单单的身份能够概括她的一生:教师。

    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电视台第一次向全市直播于漪的公开课《海燕》。人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一睹她的师者风采。半个多世纪以来,于漪留下了一批批语文课经典教案。

    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51年,她来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工作,先教历史,后服从需要改教语文。为提高专业水平,她认真向同事学习,每每“明灯书卷伴夤夜”。不到3年,她自修了大学语文的全部课程。

    在教《卖油翁》时,于漪准备了一枚铜钱,当讲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时,她出示了这枚铜钱。学生边听边看,既领会了“沥”字之妙,又惊叹老翁的绝技。

    于漪在实践中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毛病。她说,自己一度认为语文只是一种交际工具,但随着时代发展,她开始思考语文的文化内涵,以及在语文教育中综合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问题。于漪在1978年提出的“教文育人”和1996年倡导的“弘扬人文”的主张,都在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于漪认为“为师之道”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对此,她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用来量别人的长处,一把用来量自己的不足。于漪说,自己讲课有时候废话多。于是,她每次都记下自己的“废话记录”,努力改正。

    “你对孩子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孩子心中清清楚楚。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在5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曾不顾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一名发着高烧的学生走十几里泥路送到医院,也曾接手“乱班”,把逃学的孩子一个个找回来上课……

    退休后的于漪,也没有离开过她热爱的教育事业。她不仅关注着中国教育的变化与发展,还在各种场合大胆谏言: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语文教学不能急功近利、刻意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针对社会上“轻语文、重外文”的现象,于漪指出,“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母语,那么我们离‘自毁长城’的日子就不远了。”

    “我一辈子的生命,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于漪说,“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