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6日
星期
全国师德标兵刘让贤:

坚守高寒山乡的“孺子牛”

本报记者 张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06    [打印] [关闭]
    刘让贤用他的大半辈子,倔强地做了一件事——站在山乡的讲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书。

    有人粗略地算过,近30年的时间里,这位执着的教师用他那辆“永久牌”自行车和他的双脚,“丈量”出7万多里崎岖的山路。

    他被人们发现并广泛记起,一直要到他执教20多年之后。他先后荣获全省十大杰出校长、全国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原国家教委创设的首届“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杰出奖名单上,就有他的名字。

    什巴小学,始终是让刘让贤牵挂的地方。这座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乡小学,坐落在沟壑纵横、交通闭塞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

    1976年,35岁的刘让贤被调到这里任校长。此前的1956年,他随母亲“支援边疆”,举家迁至青海。3年后,母亲带着姊妹回了天津,他却留了下来。18岁那年,他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来又当了校长。

    这个新校长面对的学校——破旧的校舍仅有5间,教师仅有4名,学生仅有几十个,“一年级的学生不会数数,不会说汉语,连‘老师’也不会叫。”

    他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如何说服土族老乡送学龄儿童上学。为此,他翻山越岭,挨家挨户遍访周边9个自然村,光布鞋磨破了好几双。据说,他曾11次登门拜访一户人家,家长最终感动,答应送孩子上学。

    高寒大山里的清贫与艰苦,常人难以想象。从山外的家到山里的学校,必经一条叫沙塘川的小河,河上没有桥。趟水过河,是唯一的通行办法。常年下来,他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年轻时在冰冷的河水里趟来趟去十几年,老天爷能不给你留点儿纪念吗?”这个脸上皱纹密布的老头儿,有时候也会开玩笑。

    妻子周秀兰至今记得,1979年的一个冬夜,丈夫“狼狈”地回家,门牙竟掉了两颗。原来,这天刘让贤到乡教委开会,在山间小路上遭遇大风,尘土迷了眼,自行车摔倒了,人仰马翻。

    事实上,每次丈夫出门进山,周秀兰都要提心吊胆。她曾是刘让贤的学生,后经人撮合嫁给了老师。

    身为教师,刘让贤几乎是全能教师,什么课都能带。身为校长,刘让贤总喜欢“折腾”,他从自己的工资中挤出钱,买来图书、文体器材,创办活动室……

    条件简陋并未阻止这位校长“折腾”的热情。他想方设法努力为闭塞的山乡孩子们打开一扇窗。1983年,在“什巴小学”,青海省第一份少先队油印队报《土乡红领巾》问世。尽管这张小报怎么看都有点儿“土头土脸”,蜡纸刻印得也很粗糙,但孩子们却欢欣雀跃。刘让贤将这张透着稚嫩的小报寄往全国各地上百所学校,让青海高原上的“什巴小学”与上海、山东等地的学校建起“手拉手”的友谊。

    妻子眼中,刘让贤对自己很“抠门”,节俭了,再节俭。县城60多平方米的家里,房子自打入住就没有装修过。如今,墙皮已经有点倾颓。环顾四周,家具陈设陈旧,“时尚的东西基本没有”。

    周秀兰心疼身患糖尿病的丈夫,希望他吃得好点儿。去菜市场买条鱼,刘让贤都嫌“太贵”。但他对学生们很慷慨。刚退休那会儿,腿脚还灵便,他便隔三差五地要跑回学校看看。后来,走不动了,每到“六一”,他都要买上些文具,送给家庭贫困的学生,表彰学习模范生。

    他也闲不住。始终退而不休。这几年,他写了3本书,办了一个辅导班。在最近一次的写作中,他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表明自己的心迹。

    这或许能解释,在渤海之滨长大的天津小伙儿刘让贤,为何能在青海高寒的大山里,穷其一生地坚守。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