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市场经济的维族青年
1979年夏,阿吉居住的片区突然热热闹闹,像炸开了锅——“市场放开了,可以逛巴扎了!”每个人都笑容满面。
跟着家人第一次逛巴扎,阿吉瞪大了双眼。他想不到竟然会有这么热闹的市场:火柴、蜡烛、打火机、漠河烟……卖的尽是新奇玩意儿。
“在那个特定年代,巴扎的出现像天上掉馅饼一样美好。”今年43岁的阿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觉得像场梦。
政策的松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市场的逐步放开,让人们欢欣鼓舞。敏锐的少数民族青年,立即嗅出了致富的商机。跟着潮流,阿吉和姑姑一起到巴扎里做生意。但这种选择在他家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那时阿吉已经以喀什地区第一名的成绩小学毕业,并亲手从教育局长手中接过荣誉奖状。
阿吉做生意的天赋似乎与生俱来。在计划经济时代,与大多数吃不饱饭的家庭不同,依靠当医生的父亲,阿吉一家衣食无忧。那时,每个伴着曙光的清晨,当他从喀什市艾提尕尔清真寺前的大马路经过,常看到一些大人神情紧张地站在马路边偷偷进行着日常用品的交易。小阿吉开始效仿。他隔三岔五从家里带出一个馕(新疆少数民族烤制食品),裹在大衣里等待买主,常常很快就被人以一元钱的价格买走。
15岁那年,阿吉出了第一趟远门,只身一人坐着班车颠簸了4天3夜,来到繁荣的乌鲁木齐,从“投机倒把”的商人手中进些日用品带回喀什售卖。
乌鲁木齐的繁荣与时尚始终吸引着他。1984年,18岁的阿吉决定扎根乌鲁木齐,经营起杏干等小生意,套用当时的时髦话来说,就是“下海”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接受洗礼。而此时,南疆喀什、和田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已陆续出现20多个万人以上的大型巴扎,其中10万人以上的特大巴扎有4个。
一股学说汉语的风潮,在做生意的少数民族青年中间悄然兴起。学说汉语,以便能更好地打交道、做生意。阿吉是其中积极的一员。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吃过亏、受过苦,阿吉没有灰心,市场嗅觉反而越来越灵敏。市场缺什么,他就做什么。
1987年至1993年,阿吉的生意始终围绕着畅销的皮革。7年的皮革生意让阿吉成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最早成为万元户,最早使用传呼机,最早拥有苏联伏尔加轿车……在同龄的少数民族青年中,阿吉总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阿吉开始拿着“大哥大”时,身边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世界上有这新奇玩意儿。
上世纪90年代初新疆皮革厂倒闭后,阿吉开始将视线转向皮衣。也难怪,那时,拥有一身帅气的皮衣是所有新潮青年的愿望。
看到许多妇女眼巴巴地望着皮衣叹息的神情,阿吉发现,国内沿海地区一些皮革城批发的皮衣尺码较小,并不适合一些身材肥胖的少数民族家庭妇女,这些皮革城习惯做大宗生意,不愿做一两百件的订单生意。为了寻找真正适合新疆少数民族的款式,他开始转战土耳其进货。阿吉进的皮衣款式新颖,富有民族特色,常常被抢购一空。很快,阿吉赚得盆满钵满。
进入21世纪,皮衣不再流行。阿吉进价2000元的皮衣,只能以300元的超低价大量清空。这一次,阿吉同样没有灰心。2003年,极富民族特色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开业,阿吉欣喜不已。他开始在大巴扎内做出租摊位的生意。国际大巴扎富丽堂皇,看着它,阿吉常常回想起他在喀什见到的第一个小巴扎,那个仅有2000多平方米的小巴扎。巴扎发生的变化,浓缩了新疆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革。
与阿吉的记忆相印证,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统计说,1978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119元,截至2007年已达到3183元,增幅达25.7倍。
如今,阿吉的生意越做越大。除去大巴扎的生意,他还承包了一个小市场做转租生意。
阿吉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他准备让孩子们都进入实行维汉双语教学的民族学校读书,“新时代的年轻人必须要懂双语,这是一门基础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