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吆喝中学服务 在服务中学吆喝
虽然驻京团工委成立不过4个月,但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少:农民工维权问题,务工青年生活问题,待业青年就业问题……这些让刘冰即使在周末都没有时间休息,丈夫打趣她“比一个局长还忙”。
“农民工需要得到的帮助很多,很多时候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找谁。”刘冰坦言。
农民工渴望一技傍身
“我想学一门技术,我才19岁,不想一辈子都在工地上打工。”对于18岁的农民工郭振凯来说,一个月1000多元钱的低工资并不是他最大的顾虑,他怕的是常年待在工地上,没有机会提升自己。
已过而立之年的农民工周国正也有着同样的有忧虑:总不能一直这样干下去吧!从2001年就穿梭在北京各大工地上的他并不是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他也曾不止一次想过去干点别的什么活儿,能多赚点钱,但由于没有技术,他始终都无法脱离又累又不赚钱的工作环境。
“我不是不想学技术,但培训费和时间是大问题。”周国正坦言,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去上培训班,对于农民工来说,实在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所以,虽然从一开始打工他就知道自己干体力活并不是长久的事,但仍然没有去寻找再学习的机会。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河南外出务工青年人数有1600多万,仅在北京就有65万人之众。在这支农民工大军中,和郭振凯、周国正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我们在工地上干活儿月工资最多也就一两千块钱,而工程师的月收入可能是我们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工资。”郭振凯告诉记者,这种知识和技能差别带来的收入差距让他深感学习的重要。
记者在一些职介中心招聘信息栏中发现,大多招聘单位需要的是技术管理方面的员工,这部分招工占了一半以上。对技术人员如焊工、电工、钳工等需求量较大的职位,大多也要求达到一定技术级别或有经验。而那些无技术要求的岗位,如服务员、保安等需求量却很小。
这把很多求职的农民工挡在了门外。
团工委成为家乡农民工的后盾
对于在北京打工的青年农民工来说,以“服务务工青年”为主旨的驻京团工委,无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希望的门。
不管是周口市驻京团工委的青年夜校,还是安阳驻京团工委的建筑技能培训、新乡驻京团工委的厨师技能培训,都让很多年轻的农民工看到了希望。
“虽然刚开始稍微有些听不懂,但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在北京当保安的刘称心说。今年6月刚刚来北京的他已经参加了周口市驻京团工委的青年夜校,电脑技能的培训让他觉得受益匪浅。
刘称心也是团工委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的受益者。他以前在家乡的工地上当小工,每天干着又累又脏收入却并不高的工作。他看到了周口市电视台关于周口市驻京团工委的介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托在北京做小生意的老乡跟团工委联系,没想到他想到北京工作的事儿就这样成了。刘称心来到北京,经过团工委的面试、培训、推荐,做了一名保安。
在农民工的生活轨迹中,除了找工作,最让他们头疼的可能就是维权问题了。法律知识的缺乏常常让他们在维权纠纷中吃亏。而这也正是驻京团工委密切关注的事。
来自信阳市固始县的务工青年霍元友等人,在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租了一块地,盖起了自己的废品回收站。今年6月,当地政府拆迁,原房主却占用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拆迁补偿费用。几经周折,仍然没有结果。无奈中,他找到了信阳市驻京团工委。
“为他这个事儿,我们去当地政府跑了几次,也为他们找了律师咨询。”刘冰说,她与信阳驻京办党委副书记韩建广一起经过多方协调,最终使得一部分拆迁户得到补偿。而目前还没有解决的、包括霍元友在内的四家补偿款,他们还在努力。
刚刚为哥哥还清了因尿毒症而欠下的20万元债务的信阳农民工王涛,在还没来得及缓口气时,自己也患上了尿毒症,每周一次的透析让他几乎陷入了绝境。
“我们特别想为他做点什么,毕竟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单薄了。”刘冰告诉记者,今年5月,驻京党工委和驻京团工委专门为王涛组织了捐款,直到现在,王涛仍然靠这笔捐款维持着自己的生命。
周口市驻京团工委副书记张开也曾为农民工救急。他注意到,如今农民工碰到困难的时候,会主动找到团工委。
周口市驻京团工委成立以来,有一件事让他和所有团委成员记忆深刻。
有一次,一个在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跑运输的司机在晚上11点的时候,一路打听附近的商户找到团工委。原来他为商户拉货,因为在路上耽搁了,误了商户发货的时间。
“当时那个商户不仅不给他应得的运输费,向他索要1万块钱赔偿,还找人恐吓他。当时他也吓坏了,一路问了好多人才找到我们。当时张开马上就跟他一起去与那个商户协商,谈了好长时间,总算把事情解决了,运输费也给他了。”周口市驻京团工委秘书小黄回忆说。
像这样的事情虽然并不是经常有,但能“为农民工出头”会让团工委的工作人员充满了成就感。
如今的河南驻京团工委已经成立了就业创业部、维权服务部等部门,据河南驻京团工委书记张留根介绍,几个月来,已经开始有好多人主动找上门来。
“驻京团工委存在的意义,就是要给在京务工青年做些实际的事情,给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刘冰说。
怎样吆喝“团工委”是个新课题
尽管为农民工做了一些事情,驻京团工委还是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做团工委的工作完全是凭着热情,不计报酬。我们没有经费支持,没有专职的团委书记,大家在做好原本工作的同时也在尽力做好团工委的工作。”刘冰说,仅仅靠热情投入的团工委工作也常常让他们面临尴尬:有时候做活动,没有经费,要自己贴,需要用车子的时候,要自己联系……
没有经费,没有专职团干,这样的状况也带来了一些别的问题。
在记者的走访调查中,很多农民工表示并不知道有驻京团工委这回事。
“我们这个工程队的人都是河南开封的,没有人知道驻京团工委,也没有人告诉过我们。”现在正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第八工程局的一个项目工地上打工的周国正说。
在六里桥附近做废品回收的胡师傅也表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驻京团工委。
而对于驻京团工委组织的各种活动和培训班,他们更不了解。“还能免费做培训?”对于记者说起的有的驻京团工委举办的青年夜校,19岁的农民工周磊一脸疑惑,但却对这个活动颇有兴趣。因为时间和钱的问题,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在北京能够接受技能培训。
不过在小黄看来,这种状况挺正常的,毕竟在北京的河南农民工很多,他们比较分散,要做到100%覆盖真的不容易。
“下一步我们会在北京做一个摸底调查,尽量让更多的农民工知道我们团工委,让他们主动来找我们团工委。”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