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励志书实在太浅了
前一段时间去香港,看到了一本政治家传记,我便买回来看看。这几年看得越来越多的是历史方面的书,不像20世纪80年代的我沉浸在文学作品中。
能概括80年代所有精神特质的语言就是诗歌。那时爱好文学的青年人每天读的都是诗歌和哲学。当时,整个中国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贫困,但青年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每个人都很喜欢参与社会,行为方式也都非常浪漫,那种生存的状态就是诗歌的状态。青年人经常会跑到陌生的地方,和不认识的人在一起,就是因为他们对诗歌的爱好。那时候的人每天都阅读诗歌、创作诗歌,或者既不会阅读也不会创作,但是会扮演诗人。
现在,我已经很少阅读诗歌了,只是偶尔翻翻。我们现在的时代和80年代已经不一样了。哲学家罗兰·巴特喜欢从日常生活的符号来研究一个社会的特质,他研究过脱衣舞、广告牌等等。我觉得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从1995年开始,中国社会基本进入马克思老讲的形象化社会,这个社会的很多东西都通过外在的形象来展示。演员、广告、电影、MTV这些都是外在的形象,甚至一座城市都变得形象化。
翻翻现在的书和过去的书也越来越不一样了,现在的书中经常是文字、图像和漫画的结合,文字的内容多是片段化写作。这是如今的生活节奏,那种电子阅读习惯影响下的产物。那时的经典阅读有两个特点,一是所读之书都是长篇巨作,像《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二是我们的阅读方式是从头读到尾。而现代阅读的不一样在于,第一,很少运用逻辑推进去创作宏大的长篇;第二,现代人没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长篇,他们的阅读是功利的欲望实现手段。
记得读大学时,有一本书在图书馆总是找不到,大家都抢着看,是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并不是书写得多好,而是因为书中提到了性,满足了人的生理欲望。如今的阅读就是这样,无论是生理上还是精神上,阅读成为一种欲望实现手段。
我感觉现代人读书越来越少了,或者说从书中得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有一类书是我最不喜欢看的,却是书店销售最好的、现代人很爱看的,就是励志类的书籍。像《心灵鸡汤》这样的书我永远都读不下去,它虽然充满了人生哲理,鼓励人积极向上,但是在我看来,它的写作实在太浅了。
但是我们这一代人在阅读经典时习惯了人物的复杂化,绝不是简单的好人或者坏人。《心灵鸡汤》这类读物中的人,价值观单向化。但是这种书可以起到一个温情社会的作用,而且对个人能给予精神安慰,对大部分人来说是需要去读的。但这种单线条的价值观往往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喜欢的。当然,如果世界上的人都去皱着眉头读鲁迅、读海德格尔,这个世界也是变态的。
专栏主持:燕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