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安全线”为何形同虚设
为了防止去年就停产整顿的平顶山新华四矿违法偷偷生产,当地政府派出3名监管人员驻矿监管,每次只允许矿上派5名工作人员下井进行通风、排水等。但最终呈现的惨剧却是:矿井周围原煤堆积如山,事故发生前,该矿共派了93人下井,事故发生后,只有14人升井。从已披露的情况看,作为层层设立的“生命安全线”最前沿的一班岗,当地政府派出的驻矿监管人员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失职甚至渎职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四矿基础管理落后、井下条件较差,爆炸发生后井下严重的冒落、局部有害气体聚集,给抢险救援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但就是这样一个矿山,竟能在驻矿监管人员眼皮底下违法生产,充分暴露了一些地方安全生产管理“重形式、轻落实”的重大漏洞。
平顶山“9·8矿难”是在治理安全隐患过程中发生的,对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着重要的警示意义。其中最突出的一条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落实”上缺少后续监督机制。从表面上看,平顶山安全生产部署是到位的,隐患煤矿已停产,监管人员已到位,但对防范煤矿“假停假改”、监管人员“人到责不到”缺乏有效监督措施。否则,一个已停产的煤矿“原煤堆积如山”不会迟迟不被发现,监督机制的缺失正是这起惨剧孕育的温床。
其次是现有安全事故防范体系尚缺乏对矿工群体的重视。一些地方在大谈进行了多少次安全检查、签订了多少责任状、制订了多少规章的同时,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警示却往往流于形式。试想,如果政府能把新华四矿的真实情况广泛公示,会有那么多矿工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下井挖煤淘金吗?
三是责任追究和惩戒力度仍显不够,致使一些无良矿主一次次利欲熏心,铤而走险。
平顶山“9·8矿难”后,河南省立即对全省煤矿进行整顿,检察机关也介入进行事故调查。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各行各业都应从这起惨痛事故中真正汲取教训,严查还有多少“生命安全线”没有加岗、没有设防、没有监督,既要让安全生产制度设计滴水不漏,更要让安全生产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环节中。
新华社郑州9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