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的飞天奖成了“红剧”颁奖礼
制图:杨大昕
“今年的‘飞天奖’简直成了‘红剧’颁奖礼。”9月8日晚,北京市上班族刘卓妍一直挂在网上,守候第27届“飞天奖”的结果,“想看看陪伴我两年时光的电视剧演员们,现在是什么样子。”她一遍遍地刷新网页,当看到孙红雷凭借《潜伏》获得优秀男演员奖时,她忍不住尖叫起来。
从《士兵突击》开始,刘卓妍发现,“红色影视剧”越来越好看了,身边看“红剧”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和朋友聚会聊天时,常常感觉大家心有灵犀,谁说起一句台词,总有人能接下一句。”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社区,对403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5.7%的人表示喜欢看“红色影视剧”,其中49.3%的人表示“非常喜欢”。参与调查的人中,仅1.0%的人没看过“红剧”。
“没想到港台的朋友也爱看‘红剧’”
“我和先生很久没有这样一起看片了。”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师林玲说,他们夫妇平时喜欢的影视剧题材不一样,总是各看各的,“没想到让我们靠在一起看的电视剧,是一部‘红剧’——《潜伏》。对我触动最大的不是谍战戏,而是余则成和翠平的相濡以沫、共同进退。现在年轻人的家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果互相帮助,两人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
在北京易中创业科技有限公司职员史真真看来,“红色影视剧”表现更多的不是“小家”,而是“大家”。她觉得,从《亮剑》的李云龙开始,当下“红剧”里的英雄人物有了很多性情和弱点,更有亲近感,不像前些年的人物那样高、大、全。“现在剧中人物的爱国情感和坚定信仰,让人感觉自然而然,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不是说教。”
本次调查显示,74.0%的人认为“红剧”表现的爱国主义情怀永不过时;59.1%的人说“革命的激情、精神与当今青年的奋斗愿望是一致的”。
第27届“飞天奖”评委、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吉象,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红色影视剧”的流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人们已从物质追求过渡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形成了当今青年追求精神力量的审美趣味。“这次获‘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的作品中,从《闯关东》的顽强拼搏,到《戈壁母亲》的执著奉献,再到《士兵突击》‘不抛弃,不放弃’,这些主题都和现在年轻人的奋斗精神一脉相承。实际上,这些是我们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的表现。”
“没想到港台的朋友也爱看‘红剧’。”北京市某图书公司职员于波,近来在MSN上多次收到港台朋友希望他帮忙买碟的请求。聊天中,他们表达着对李云龙和许三多的痴迷。
北京电视台总编辑张晓说,北京电视台今年选择的“国庆献礼剧”,大部分是“红剧”。选片原则是从平凡人物的视角出发,从不同侧面反映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变迁,更加贴近普通观众的感情。另外,他们注意选取历史跨度大的“红剧”,每一部电视剧都可谓一部厚重的历史文化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目前“红剧”走红是各方合力的结果,包括各地方宣传部门的投入、商业投入、电视台的支持等。这样创作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红色影视剧”流行的原因是什么?调查显示,48.1%的人认为是演员演技好,有感召力;24.8%的人认为是因为编剧水平高,剧情引人入胜。
人气超过孙红雷,杜淳荣膺最红的“红色偶像”
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搜狐新闻社区联合实施的“谁是最红的‘红色偶像’”调查中,演员杜淳以61.1%的支持率排名第一,35.6%的人选择孙红雷,17.9%的人选择王宝强,接下来是:姚晨(10.1%)、沈傲君(9.2%)、孙淳(6.7%)、苗圃(6.5%)等。
9月8日晚,中国青年报记者终于联系上正在上海拍戏的杜淳,聊及上述民调结果,他笑答:“其实我演过不少各种各样的角色,但显然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我演的‘红色人物’。”
杜淳说,与普通角色相比,演“红色人物”难度更大,“因为历史上有原型,每个观众预先对这个人物都有定位,演员需要做很多功课”。比如《敌营十八年》三部曲,基本把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用江波这个人物贯穿下来,所以杜淳不仅要了解那段历史,还要了解历史原型在当时环境下的生活状态。“我会专门看一些影像、书籍资料,看那时人的言谈举止,抓住特点后,再融入观众能接受的表演。完全照搬历史的话,年轻观众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
“我现在每年都会接一部‘红戏’。在保证这个最适合自己的戏路的情况下,再去开拓其他角色。”杜淳说,观众认可一个演员的戏路,太难得了,“演‘红剧’时,革命年代的艰难困苦都会经历到。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一种坚持的精神。”
演员王宝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从许三多到顺溜,我自己也成长了很多。拍《士兵突击》那会儿,我总感觉自己拍不好戏,有太多的缺点。但现在,随着经验逐渐增长,自信也慢慢培养起来了,尤其拍《顺溜》时,我总能和花箐导演沟通,把想法跟他说,给角色一些润色。我还学到了顺溜的倔劲儿,眼前如果有一件事或者一部戏,我就一定要不顾一切困难地把它做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红色偶像”应具备什么特质?调查中,79.3%的人首选“爱国”;其次是“进取”,60.0%的人选择此项。接下来是:有英雄气质(56.3%),道德高尚(54.2%),表演精湛(53.1%),外表俊美(29.2%)。
尹鸿认为,目前“红剧”创作上对人物的塑造进步非常大,往往通过鲜明的甚至有些极致性的人物性格来承载,把宏大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人物命运融为一体。反面人物塑造也开始性格化、真实化。这对演员的要求就高了,所以影片会选一些实力派演员,而不是光找面熟的。
拍“红剧”要避免过度地用今天的价值观阐释历史
电影《集结号》里的一个场景让史真真记忆深刻:抗日战争胜利后,谷子地在很多木桩做的坟墓前,喃喃地问:“你们怎么都没有名字?爹妈生下你们的时候,你们明明是有名字的。”她当时潸然泪下。“不仅仅是为了电影情节,也是为了革命年代那些无名英雄。”
彭吉象认为,艺术教育和别的方式效果不一样,比如政治课讲爱国主义,完全是理论上的,但“红剧”中都是活生生的例子,以情感人,寓教于乐,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调查显示,63.4%的人认为“红色影视剧”可以提升主流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影响;63.2%的人表示,“红剧”使一些年轻人开始关注历史了;57.9%的人说“‘红色故事’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不断挖掘”。
“改编历史题材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历史,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彭吉象说,大的事件绝对不能虚构,但影视剧的情节或细节过于拘泥,那就变成历史书了。
尹鸿表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在开掘不同的“红色题材”,只是每个时代会有不同的阐释而已。也有过失败的作品,比如用传统概念的东西来理解历史,让历史不鲜活,人物也被概念化了。
“但也要避免过度地用今天的价值观去阐释历史,那样会歪曲历史。”尹鸿强调,有时过度用人性的观点阐释战争年代你死我活的场面,也不符合历史真实,“有些青少年会感觉,那些战争是不必要的,我们何苦要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