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不只在纸背上跳舞
“左行右立”是文明乘梯的国际惯例,上海市近几年大力倡导这一规范,却遭遇了舶来品水土不服的尴尬。储海和他的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自行研发了全国首个“轨道交通人流疏导评估模型”,这个模型能够从人流量出发,迅速对“左行右立”规范的实施进行计算,并最终传送到可视化屏幕上,得到了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员会的高度肯定。
在上海,像储海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只要有想法、敢尝试,大学生们都可以在暑假里找到这样一展所长的机会。
今年暑期,针对迎世博600天行动城市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团上海市委适时推出了“知行杯”迎世博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该大赛和以往的社会实践不同,大学生不只是走马观花,还得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组织优势,从现实中去发现问题,提出科学解决方案,切切实实地为迎世博作贡献。
大学生们爱极了“知行杯”。就像同济大学的钟江峰同学说的那样:“参加‘知行杯’大赛后,发现我们的知识还挺管用,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开启社会观察之窗:忌口人群里有大商机
对于上海财经大学的杨奕同学来说,这个暑期太难忘了。以前她一直想不通,路边摊问题何以拖而不决。今年7月,她一家一家地走访街头的路边摊,终于知道问题远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
社会实践到底应该承载怎样的功能?团上海市委在大量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摸索出一条在实践中观察、在观察中实践的新路子,要求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探寻社会问题的症结。所选课题必须针对上海迎世博600天行动城市文明建设,如窗口服务、环境整治、公共秩序、志愿者管理和市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是发现社会问题,B类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C类则是进一步将对策付诸实施。最终遴选出的100项课题中,其中A类项目35项、B类项目35项、C类项目30项。
参加过“知行杯”大赛的同学看待社会普遍比以前更冷静更周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邵亚栋同学第一次尝到了认认真真进行社会观察的甜头。他们的项目团队选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课题——《世博期间忌口人群餐饮问题的解决》,从一个小切入口去探察城市文明。结果发现,忌口人群的比例很高,商机无限。邵亚栋打算创业开一家忌口餐厅,目前已在上海疾控中心高围微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个性化的菜单,并初步完成了商业计划书。
上海交通大学的张道征同学至今还记得,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在今年社会实践的出征仪式上寄语大学生,希望大家走出书斋,走进社会,从社会中寻找存在的问题,从社会中寻找解决的办法。张道征将研究视角锁定在上海刚刚试行的“P+R”换乘系统上,结合校内游学项目远赴美国旧金山、洛杉矶,认真观察国外“P+R”的实施情况,带回来很多很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在国内外深入开展“知行杯”项目,张道征和他的队友们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看到了中国实实在在的发展,体会到了“理性爱国”的意义。
整合四面八方资源:专家牵手,政府撑腰
本次“知行杯”大赛邀请了很多教授专家为项目提供理论指引,如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顾东辉、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学院副院长张昱、上海零点市场调查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林古等40余名专家学者,为“知”把关。
此外,大赛组委会还邀请了六个相关委办局为项目提供实践指导,如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田赛男与该委副主任、市交通港口局局长孙建平以及总工程师秦云,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巡视员李子韦,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黄红,市旅游局副局长沈山州,世博局园区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团市委副书记邓小冬等,为“行”把脉。
各委办局对“知行杯”项目十分重视,经常见缝插针地挤出休息时间和学生讨论项目。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除出征仪式上对接的4个项目以外,又增加了5个项目,而且还结合工作实际提供了《微笑迎世博——上海公厕无障碍服务调查》、《关于城市“跨门经营”问题根源及其解决对策》等6个课题100个实践岗位,并另行投入4万元经费专门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目前部分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纳入该局的工作计划。环保局副局长吴启洲亲自指导上海金融学院的项目《自助式“可回收环保伞套”服务》,对项目前景非常看好,鼓励项目团队多调研多思考,并计划充分验证项目可行性后在市内推广使用。
很多同学是第一次走进政府部门,更是第一次和相关处室领导如此正式地面对面研究和讨论,感觉又意外又兴奋。同学们评价对接效果和世博会的目标一样,成功、精彩、难忘!华东师范大学《世博期间轨道交通涉外服务改善调研》项目成员李晓彤同学在社会实践博客中这样写道:“田书记反复提到一句话,她说:‘因为我们也曾经年轻过。’这句话令我动容。是啊,因为年轻过,所以能理解我们今天关心社会的满腔热情,所以愿意尽其所能为我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我们尽一份奉献社会的微薄力量。所以,不仅仅是作为这次项目的负责人,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对社会给予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心存感念。也有信心在这样的帮助下,把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好。”
培育出品牌新活力:让知识不只在纸背上跳舞
项目成功对接之后,同学们信心倍增。上海财经大学一位项目负责人在博客里留言:“来上海已有三个年头,被风吹过了两个夏天,但第三个因为‘知行杯’而注定不一样。参与‘知行杯’与其把它当成是实践,不如当做考验。面前的这个挑战,我欣然接受,并决心主动出击。迎接挑战,就是迎接我们的未来。”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共青团的传统品牌项目,同学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践育人效果卓著。
同学们认为,组织实施“知行杯”的项目,感觉自己就是这座城市的主人,“精彩世博,有你有我”。同学们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知识不只是在纸背上跳舞,更能在生活中闪光。复旦大学《“世博要你来添彩”——志愿者领袖增能行动》项目通过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对志愿者领袖进行“增能”训练。从19个区县所属服务站和53个高校服务站分层抽取了30名志愿者领袖,以10人为一个小组,组成1个区县小组和2个高校小组,分别开展了小组游戏、拓展训练、专家讲座和实务活动、人格特征的训练(MBTI)、世博会志愿者模拟训练等。培训后,小组的凝聚力和组员的领袖能力明显得到提升。项目团队也因此受到了宝山区和多个高校招募站点的热情邀请。
团上海市委书记潘敏提出,“知行杯”大赛的机制既符合国家加强社会建设的时代需求,又遵循了倡导知行合一的教育规律。共青团上海市委将坚持“知行杯”大赛品牌,每年确定1-2个当前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作为主题,引导更多的学子、凝聚大家的智慧,认真研究问题,推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