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1日
星期
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沂蒙:革命老区变身经济建设“桥头堡”

本报记者 鄢光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11    [打印] [关闭]
    8月22日,电影《沂蒙六姐妹》开始在全国影院上映。这部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全国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影片”之首、没有主旋律腔调的主旋律大片,没有血腥战争场面的战争题材影片,感动了每一名观众。

    电影的背景是:1947年5月,国民党以绝对优势兵力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孟良崮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全歼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74师。对该战役的重大意义,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陵园管理处主任类延成说:“它扭转了华东的战局,并拉开了解放全中国的三大战役的序幕。”

    电影是由真人真事改编,六姐妹都是山东临沂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人,是“沂蒙红嫂”的缩影。“沂蒙红嫂”是一个女英雄群体,红嫂用乳汁救护伤员的故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沂蒙,是一块被鲜血染红的土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沂蒙是山东和华东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指挥中心,沂蒙山根据地的420万人中,120多万名群众参军支前,其中10万人血洒疆场。

    早在1926年,沂蒙就建立了党组织,并领导发动了日照、沂水、苍山、龙须崮等暴动,为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成为沂蒙精神产生的重要政治条件。随着八路军115师挺进沂蒙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八路军第一纵队在沂蒙组建,这里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

    在抗日战争中,沂蒙山区几乎每一座山头都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每一块土地都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每一个村庄都留下了抗击侵略者的感人故事。在厮杀中,根据地部队和民兵有11万人伤亡,其中6万余人血染疆场,壮烈牺牲。

    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创建,牵制了大量侵华日军,对巩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敌后抗日武装力量,开辟华中、华南敌后战场,乃至抗战胜利后我军北上南下、夺取全国胜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现在,这一块红色根据地又成为了经济建设的桥头堡。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临沂经济发展不减反增。2009年上半年,临沂市实现生产总值1038.99亿元,增长12.1%。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红色旅游催生了“红色经济”。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临沂市整合建设以红色名城临沂为中心,以孟良崮战役遗址、山东省政府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等8个纪念区为组团的“一个中心、八个组团”的红色文化聚集区,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目前,临沂已成为全国八大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之一,2008年接待游客870多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近50亿元。

    和“红色旅游”同样红火的还有“红色经济”。“红嫂”、“沂蒙六姐妹”、“拥军鞋”、“拥军煎饼”,这些当年革命的见证者经过精心包装都成了响当当的品牌。据了解,依靠“拥军鞋”发展起来的沂水“布鞋城”,有企业近300家,实现产值7亿多元。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省政府成立纪念地开发的“沂蒙红嫂”系列旅游产品,也带动了当地餐饮、食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目前,临沂有“红色”品牌产品数百个,涉及上百个门类,当地几十万人走上了致富路。

    此前,临沂曾被列为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之一。但现在,昔日“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沂蒙老区,如今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1995年,临沂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整体脱贫;2004年,临沂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第一个实现GDP过千亿元大关;2006年,临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2007年,临沂市实现生产总值1660.5亿元,居全国革命老区之首。

    目前,由68个专业批发市场组成的全国第二、江北最大的批发市场——临沂批发城,每天流动人口达40多万人,商品交易辐射全国26个省(区、市),年交易额近600亿元,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汽车,在这里都能买到。临沂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商贸物流城,近年正在由传统商贸大市向现代物流强市转变和提升。

    昔日的革命老区如今正向富裕、美丽、文明、生态的现代化宜居城市嬗变。临沂依水而生,依水而建。城水相依,是最大的城市特色。2006年,沂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临沂市委书记连承敏说,在临沂的发展中,最能体现沂蒙精神的就是干部的团结实干,“百姓能够感受到近年城市的明显变化,所以对政府的满意度比较高。在城市取得了一系列荣誉之后,干部也有了信心,敢于制定更高的目标。”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