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1日
星期
北京宣武区广外街道湾子街社区、山西阳泉市小阳泉南社区、辽宁沈阳市铁西区兴工街道:

实践活动用心开展 “和谐家园”为民打造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11    [打印] [关闭]
    

    据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北京市宣武区广外街道湾子街社区、山西省阳泉市小阳泉南社区、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兴工街道,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创新活动形式,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记者殷丽娟北京报道:北京市宣武区广外街道湾子街社区太平里小区1998年建成后,有一条小路每逢下雨就有很深的积水,大人上班、小孩上学都要趟雨水,把鞋和裤子都弄湿了,小区居民出行深受其苦。听到很多居民反映此事,广外街道办事处出资找来工程队,对下水井中的杂物、淤泥进行清理,下雨后这里不再有积水了。小区居民都说,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社区工作中的最好体现。

    广外街道湾子街社区的常住人口有17906人,马连道茶城、京闽茶城、茶马大厦等都坐落在湾子街社区,流动人口较多。作为北京市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湾子街社区着力为群众办实事,使太平里12号楼后院的荒地得到美化,为一些小区增设了乒乓球活动室,帮助马连道路13号院的居民联系接通燃气工程……湾子街社区解决了一些群众的急事、难事以及生活琐事,打造了居民“和谐家园”,得到了群众的称赞。

    记者刘翔霄太原报道:今年3月初,山西省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小阳泉南社区一单元楼因下水管道堵塞,污水横流、蝇蚊成群,居民苦不堪言。社区立即与原施工单位、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了协调沟通,对下水管道进行了彻底维修。居民们拍手称好,给社区送来了“优良社区,贴心为民”的锦旗。

    独居老人多,服务场所少,是很多社区面临的共性问题——小阳泉南社区借助驻地单位资源,开办了方便餐桌,成立了社区阳光服务中心,居民们只要出示手中的“阳光温馨卡”,就能享受到相应的社区服务。

    社区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了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职工、孤寡老人、未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帮扶制度;依靠社区康复设施,完善残疾人康复训练制度;针对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建立了党员联系包点制度。同时完善了社区“民情日记”、“民情调查”制度,形成了社区干部、楼院长、单元小组长三级民情网络,及时掌控社区的民情动态。

    记者张非非沈阳报道:沈阳市铁西区兴工街道是国家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他们立足工作实际,注重改革创新,突出实践特色,努力在创建和谐街道、生态街道、文化街道、平安街道等方面取得突破,真正让居民百姓得到实惠。

    为了居民休闲娱乐,在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短短2周就建起了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广场绿地,使社区居民健身娱乐有场所。两洞桥社区有14个下水井堵塞,120户居民近一个月无法使用下水,他们发现问题后多方联系有关部门,最后彻底疏通了下水,解决了居民困难。

    他们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先后组织了百场文艺汇演、举办百堂大课、组织百场各类竞赛、巡回放映电影、组织民间文艺团体排练新节目等,受到居民百姓的热烈欢迎。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