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9年9月1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广告专版
打造中国创新名片 塑造中国经济未来
百家创新名片企业打造工程
2009-09-11

 

    闪民族科技之光 联世界产业未来

    2003年7月,联想与TCL、康佳、海信、长城等一批中国3C(计算机、消费电子产品和通信)行业翘楚走到了一起,成立了共同协作的组织——闪联联盟。闪联,国内大企业联合发起成立的标准组织和产业联盟,其核心使命是抓住3C协同带来的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整合国内创新资源,制定我国自主的3C协同技术标准,抢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提升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与话语权。

    从创建成立到发展壮大,机构不断健全,体制不断完善,成果愈发显著,闪联在经过多年跋涉与奋斗之后,从一个民间企业技术交流平台,成长为政府支持和领导下的行业组织;从5家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骨干企业发起到拥有135家上下游厂商及科研院所;从国际标准会议的追随者成为国内首次国际标准大会的承办者。

    共需催生共识

    提到闪联,不能不提联想,不能不提当年联想的“关联应用”。2003年7月,在原信息产业部大力支持下,联想与TCL、康佳、海信、长城等企业在“关联应用”基础上发起组建了闪联标准工作组(IGRS),这是闪联的第一个实体机构。

    短短几个月,“关联应用”就得到了国内大多数企业的认同。当时,计算机、电脑和手机等新型电子终端产品已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人们手中的电子产品却是互相独立的,手机与电脑不能联通,电脑显示器与电视机不可共用。这种情况引起了从业者的思考,“关联应用”的概念首先被联想提出来,很快为业界所接受。闪联标准工作组孕育而生,全称为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闪联)标准工作组,负责制定并推广闪联标准,联想副总裁孙育宁博士担任组长。

    2005年4月,在原信息产业部、中电标协和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下,闪联标准工作组确定了运作机制,成立北京市闪联信息产业协会,确立了闪联标准工作组在产业化推广过程中“中立性法人实体”的地位。

    8个月后,在国家发改委、原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国标委以及北京市政府的联合支持下,闪联标准工作组的核心成员联想集团、TCL集团、长城集团、长虹集团、创维集团、海信集团、康佳集团、中和威8家企业联合出资成立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至此,闪联成为国内第一家企业自主发起、以标准为纽带、以市场化为导向、在技术和资金层面大规模深层次合作的产业联盟。闪联诞生伊始,就明确宣称了使命与责任:既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者,也是企业间技术合作的中间人。

    协作谋求突破

    2008年,是中国闪联标准国际化工作的突破之年。闪联标准国际提案以96%的支持率高票通过了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最终标准草案投票。闪联标准正式成为全球3C协同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填补了十余年来我国信息领域在ISO国际标准方面的空白,提升了我国信息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话语权。

    同年10月,闪联的又一项国际标准提案《闪联基础协议标准》正式通过ISO/IEC最终委员会草案(FCD)投票,成为最终草案国际标准(FDIS),标志着中国闪联标准体系在ISO/IEC标准组织中被全面接纳。

    2009年9月7日,由国家标准委主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和闪联联合承办的2009年度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设备互连分技术委员会(ISO/ IEC JTC1 SC25)全体会议及系列工作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并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闪联标准被国际认可,有人这样评价:“使人们离真正的数字家庭时代更近一步。”

    在推动闪联标准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闪联也与众多国际组织联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闪联代表中国与日本的家庭网络标准组织协会(ECHONET)、韩国的家庭网络论坛(HNF)等共同成立了亚洲家庭网络标准委员会(AHNC),为亚洲地区建立面向未来的统一家庭网络标准奠定了基础。

    回顾闪联标准变身国际标准的历程,可以发现,中国本土企业的实践与努力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正是因为中国企业之间的互相协作,打破了藩篱与壁垒,诠释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意义。

    携手同创未来

    2008年底,随着国家六部委关于建立技术产业创新联盟倡议的发表,闪联迎来了“数字生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新形象,这不仅是名称的变换,更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尽管闪联集纳了国内众多电子产品的领军企业,也实现了它们之间技术创新互助与共享,但闪联取得的最大成果,还是在技术创新和标准制订方面。而“数字生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意味着闪联将更加重视和强调“事实标准”的打造,也就是如何将现有技术成果应用到产品和服务之中,让消费者感受到闪联标准带来的高品质数字生活。

    有人对中国电子企业调查后发现:一个企业在一年内所获得的技术专利项目数以千计,但真正能用于实际,进而转化为实际效益的可能不到10%,其他专利项目仅仅是企业防范对手“侵犯”的武器。而其他一些企业需要某项技术,却又无法通过洽谈、合作或者购买等方式从别的企业获得,只好选择自己再开发或者放弃,造成巨大浪费。

    以闪联为基础的新型联盟能在这方面发挥巨大功用:联盟作为一个平台,从A企业内获得某项技术的授权,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流程,把该技术转移到B企业,使A企业获得利益,B企业获得技术。虽然两个企业本身没有直接商谈,却都能获得好处,也没有法律层面的风险,“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在这里成为现实。

    目前,“数字生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签字仪式还未举行,但联盟已高速而有效地运转起来了。渐行渐近的3G时代,为中国数字生活联盟提供了推广技术标准的巨大空间,众多手机厂商和运营商提出了“室外3G、室内闪联”的远景目标。闪联产品进入了北京市政府采购的名单,不但拉开了闪联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差距,也使得更多用户可以更快地了解闪联、体验闪联。(闪联品推部)

    让科研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作为一家极富创新精神的国际化公司,联想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致力于通过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把最新的研发成果从实验室带到市场,送到全球千家万户。

    2005年,联想推出第一款完全自主研发的笔记本产品,这使得联想笔记本业务高速健康发展,利润率大幅提升,并取得对笔记本自主研发的深度掌控能力。2008年1月,联想全新的消费笔记本电脑ideapadU110一经推出,即获得多项国际大奖。今年4月2日,联想集团在北京举行全球消费业务战略暨新品发布会,宣布将在2009财年推出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在内的近50款消费电脑产品,全面覆盖高中低端市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信息安全是每一个用户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联想重点研究的技术领域。在成功开发出基于自主操作系统的防火墙、VPN等系列产品后,2005年4月,联想又一次领先开发出被誉为“中国安全第一芯”的“恒智”安全芯片,使联想成为全球惟一一家从底层固件到上层软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作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联想通过制定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奥运推广计划,在向世界推广北京奥运、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提升了联想自身的品牌价值。今年7月,联想签约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计算机设备及系统运营服务高级赞助商,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类似规模的国际大型活动中担任如此重任。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贺志强说,“作为闪联联盟的发起者和核心成员,联想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闪联标准,并在核心技术创新升级、标准体系以及产业化等方面不断投入和完善,保证闪联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全球化新兴的中国力量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过去20多年中,TCL借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秉承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的企业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1999年,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民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领头羊。

    在发展壮大中,TCL确立了自身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在TCL集团,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免提式按键电话、第一台28寸大彩电、第一台钻石手机、第一台国产双核笔记本电脑等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国际化几乎成为每一个致力于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的重要议题。TCL的国际化通过三个阶段来成功实现:第一阶段,为TCL规模积累和品牌初创阶段,此阶段主要以贸易为主。第二阶段,企业上市,发力新兴市场,为国际化的初创阶段。第三阶段,产业并购,全球整合,完成国际化布局。此外,TCL还充分把握3C融合这一历史机遇,作为全球3C协同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闪联标准的倡导发起者,积极推进闪联产业化进程。

    2007年TCL全球营业收入390.63亿元人民币,5万多名员工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TCL在全球各地销售超过1501万台彩电和1190万部手机。

    放眼未来,TCL的发展目标是:通过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建立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优势,成为受人尊敬的、最具创新能力的全球领先企业。

    展民族雄风铸科技长城

    长城作为中国第一台中文微型计算机的研制者和中国IT产业的奠基者,当被以“长城”这个伟大的名字命名时,也就历史性地被赋予了科技兴国、产业兴邦的神圣使命。

    1985年6月,中国第一台中文化、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微型计算机——长城0520CH研制成功。这是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上最具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拉开了长城电脑发展的大幕。

    国内权威媒体盛赞“长城0520CH引发了一个产业的诞生”。此后,长城电脑又相继推出了中国首台286、386、486及586等多项产品。1992年,为了与长城签署合作协议,开发简体中文版视窗系统WINDOWS3.2,比尔·盖茨第一次来到中国。

    1994年,大名鼎鼎的全球计算机巨头IBM通过对质量、制造能力、技术实力等各项测试与评估,选择了长城电脑作为合作伙伴。

    芯片领导企业英特尔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同样也是选择了长城电脑作为其第一个合作伙伴。2007年5月,长城电脑通过资本并购成功收购冠捷科技。2009年5月,长城电脑又与阿尔及利亚政府合作,在阿尔及利亚设立了面向海外市场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以提供世界级服务为切入点,长城电脑用产业实力逐步增加自己在业界的“话语权”。

    作为惟一一家隶属国资委的IT企业,长城肩负着振兴PC民族产业的重任。长城电脑在科技创新方面一直坚持自主研发的道路,建立了中国最完备的IT产业制造链。

    目前,长城电脑在全球拥有200余项专利,是中国最大的电源和显示器制造商,其发起倡导的闪联标准是全球3C协同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长城电脑已不负众望地成为中国优秀的IT品牌,为全世界1/5使用电脑的人提供生产整机和部件。

    我们与民族工业共成长

    1958年,作为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长虹前身780厂在四川省绵阳市城郊一片稻田麦地中(现绵阳跃进路口)破土动工。这个位于“三线”的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浓厚的国家使命—780厂是当时国内惟一生产机载火控雷达的企业,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贡献者。

    1972年,长虹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大规模实施“军转民”战略,进军电视机领域。1972年至1973年,长虹相继成功试制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1980年5月,长虹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建成;1985年3月,第一台国产化长虹彩色电视机通过电子工业部设计、生产一次性定型并批量生产;1986年8月,长虹第一条现代化彩电生产线建成。1995年8月,第50届国际统计大会授予长虹“中国最大彩电基地”称号。现在,平均每3个中国家庭中就有一个使用长虹电视。

    2004年,长虹提出产业发展三坐标战略,开始向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转型。2007年底,长虹初步完成传统家电制造“黑+白”产业布局;从2008年开始,长虹开始集中精力打造核心技术,进军关键部品,延伸产业价值链。

    长虹积极参与标准研发和制定。目前,长虹已经成为闪联标准组织的核心成员。针对闪联IGRS1.0标准,长虹提出20多项标准提案,绝大部分被采纳。在IGRS2.0标准制定过程中,长虹独立提出多种IGRS2.0应用场景,得到采纳。

    51年的长虹,在新中国60年的历史中,扮演了一个民族工业代表的角色。责任、激情、创新的企业文化,将继续传承下去,必将书写一个又一个时代传奇。

    主办单位:北京市闪联信息产业协会 中关村协会联席会 北京中关村自主品牌创新发展协会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

    支持单位:北京海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天宇朗通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 北京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 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 北京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 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协会 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