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1日
星期

青海省公安厅通报近年来文物犯罪活动

一些收藏协会助长了文物犯罪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11    [打印] [关闭]
    

    本报西宁9月10日电(记者王俊秀)今天,青海省公安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通报了该省近年来文物犯罪活动的情况。2008年以来,青海省公安机关共破获3起盗窃、盗掘古墓、倒卖文物案件。

    2008年6月8日,青海省玉树称多县发生特大镏金佛像、法器被盗案,22件寺藏镏金佛像、两件法器被盗。经公安机关侦查破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被盗文物全部追回。

    2008年8月,海西州德令哈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倒卖文物案件,查获文物织片12件,经鉴定其中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两件为国家二级文物,4件为国家三级文物。

    2009年3月24日,海东地区化隆县群科镇文布具村发生一起盗掘古墓葬案,经公安机关侦查破获,抓获犯罪嫌疑人两人,缴获盗窃陶罐15个。

    通报称,文物犯罪活动随机性大、不易侦破,犯罪分子手段多样,作案准备精密,不利于公安机关破案。而犯罪分子一旦得逞,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带来很坏的影响。近年来,青海省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斗争,实行打防并举,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文物意识。

    通报称,公安机关在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工作中也存在很多困难。一是办案经费紧张,警力不足,而侦办文物案件投入精力大、花费周期长,因此存在一定困难。二是物点多,线长、面广,保护难度大,加之文物犯罪盗、掘、运、销环节多,时间、空间跨度大,给侦破工作特别是调查取证和抓捕案犯造成了很大困难。三是不规范的文物市场滋生并助长了文物犯罪。目前由于大力开办不规范的文物市场,有些人花几百块钱办一个收藏协会的会员证,就可以“合法”地收藏陶罐,不仅诱发了此类犯罪,同时也为文物犯罪提供了转移、隐匿、销售的合法渠道。

    青海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中苏向中国青年记者表示,对于本报报道的民和文物贩卖情况,目前已经组成了督察组赴当地进行调查,将对结果进行通报。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