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特别警惕“无就业增长”
“在包括4万亿的一揽子政策刺激下,应该说整体就业状况有所好转,但真实失业率是否降低了,还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德文说。
就业压力仍然沉重
据悉,国家统计局此前已在各省会城市展开城镇调查失业率试点,但由于尚不完善,目前没有相应数据公布。与现在采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相比,调查失业率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失业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就业状况有所改善,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截至今年7月1日,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68%,从比例上看与2008年基本持平,但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基数达611万人,远高于去年的549万人,这意味着今年有更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未找到工作。如果再加上去年未就业的毕业生100万人,今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加沉重。
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应届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一道,被视为中国受影响最大、最深的三个困难群体。
在王德文看来,即便近一段时间在东南沿海重现的所谓“用工荒”,也不能说明农民工就业与年初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于目前企业订单增加,普遍的看法是,首要原因是国外生活必需品通过前两个季度的消化后需要补充库存,其次则受益于二季度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开拓。
媒体报道显示,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订单多为短期订单。“企业接到短期订单,自然临时需要大量人手,但农民工不再像过去那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自然就出现了所谓的‘用工难、用工荒’。”王德文说。
他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还不完全明朗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的需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出现强劲、可持续地增长。相应地,短期订单的增加,也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出口能实现可持续地强劲增长。海关总署11日发布的今年前8个月外贸进出口统计数字显示,尽管出口环比有所增长,但与去年同比仍然下降22.2%。
2008年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一改2003年之后的下降趋势,上升至4.2%,2009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4.3%。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据此估算了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该指标可能在2007年基础上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6%。
来自各方面的调查和数据均显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业压力仍然沉重。
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增加
在经历经济危机之后,就业恢复的步伐通常滞后于经济复苏。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一个国家遭遇经济危机后,从经济上恢复大约需3年左右,而劳动力市场的恢复平均需8年左右。该机构是帮助中国制定人口与就业政策的主要智囊机构之一。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可能通过刺激恢复到8%左右的增速,但就业压力却将持续更长时间。”王德文说。这一现象被学者们称为“无就业复苏”或“无就业增长”。
美国的先例正是例证。在经历了1990年至1991年的经济衰退之后,当美国经济增长复苏时,就业却没有相应恢复,首次出现了“无就业经济复苏”,这被认为是老布什未能连任美国总统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在2001年至2002年经济衰退之后再次出现,并且持续时间更长。不久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又一次预计“无就业经济复苏”的来临,即在预测到2009年后半期经济开始复苏的同时,预计失业率却会继续保持在高水平上,直到2011年甚至更晚的时候才可能走低。
这表明,复苏阶段,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相应的就业恢复。4万亿刺激计划推出后,社会普遍担心的,是资金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而这些领域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限。
以民间投资为主的中小企业,解决了整个社会75%以上的就业,吸纳每年新增就业的能力更强。不过,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从截至8月份的情况来看,民间投资尚无明显起色。目前仍然是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并且由于流动性充沛和财政税收增长等原因,致使国有资本大举进入各种产业,而令民间资本对未来经济不确定并有“被挤出”之感。
尽管在中央政府确定的原则中,“促就业”被提高至与“保增长”同等的高度,并出台大量政策,但专家认为,地方政府仍然优先考虑经济增长数据和财政收入,就业并未被置于优先位置。
“看看已经投资的项目,你会发现很多和就业并没有什么紧密联系,甚至有些部门、有些地方官员心目中最重要的还是保经济增长、保财政收入,保就业只是说说而已。”知名经济学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说。他认为,“保8”的目标,应该被理解为主要就是“保就业”。
4万亿怎么投才能更好拉动就业
在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窻看来,中国目前正面临“无就业复苏”的危险。他认为,在“保8”没有太大悬念的情况下,当前必须厘清就业与增长的关系,政府则应切实把目标转向“就业优先”,考虑如何让刺激措施对就业更加友好。
就政府的刺激计划拉动就业而言,蔡窻认为仍存有相当大的空间。他撰文指出,同样的投资规模,甚至同样的产出增长率,可能产生不尽相同的就业创造效果。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以“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为例,运用投入产出表进行的模拟分析表明,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分配投资,所产生的就业拉动效果大不相同。
第一种组合按照2005年投入产出表显示的实际投资结构来分配全部投资。这代表无金融危机时,固定资产投资的常态。模拟分析结果显示,“4万亿”投资完成以后,可拉动非农产业就业4482万人,相当于2008年全部非农就业的9.6%。
第二种组合采用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作出的投资结构安排。比如把灾后重建投资按照一定比例分解到建筑业、农业、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列入与民生相关的服务业及建筑业;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列入建筑业。
分析显示,这种投资组合可拉动非农产业就业5135万人,相当于2008年全部非农就业的11.0%。
第三种组合按照产业的就业拉动效果分配全部投资。根据就业拉动系数,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业就业拉动能力最强,排第一位。其他产业按照就业拉动系数从大到小,依次是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邮电运输业;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分析显示,如果按照基于就业拉动系数的权重分配投资,可以创造就业7236万人,相当于2008年全部非农就业的15.5%。
“模拟的结果显示,上述3种分配方案拉动GDP的增长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对就业拉动的差异却非常大。”王德文说。如果按照第三种组合分配“4万亿”投资,创造的就业岗位将比第一种组合多61.4%,比第二种组合多40.9%。
王德文认为,政府后续的刺激措施应该加以调整,向第三种模式靠拢,求得更好的就业拉动效果。
在他看来,模拟结果还有助于澄清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不仅仅对物的投资是大型投资,对人的投资也是。”在就业拉动能力强的产业,教育显得尤为突出。经济危机中,大量投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仅可起到反周期调节的作用,提高失业人群的劳动技能和再就业能力,而且可以延长人口红利。
此前,包括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世界银行在内的多家研究机构均建议,中国应靠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第二次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其实政府在拉动就业方面大有可为。都说信心比黄金重要,人们的信心归根结底来自就业和收入,这两点保证了,人们自然就会形成对未来的良好预期。”王德文说。
本报北京9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