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新农村的有生力量
发展农业生产——志愿者咨询辅导
近年来,中国农民大多处于脱贫致富和追求小康生活的阶段,特别渴望获得生产经营方面的帮助。所以,乡村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生产经营的义务咨询辅导。我们在调查发现,国际金融海啸引起的连锁反应,使得农副产品市场萎缩、价格下降。农民在渴望政府政策支持、措施扶持的同时,也希望志愿者帮助了解市场信息,提升农副产品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志愿服务集中在社会福利、社区服务领域相区别,广东山区的志愿服务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为重要的内容,不断探索有效途径和方式并收到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当农民摆脱了困境、促进了生产、增加了收入后,对于政府方针政策的拥护程度明显提高,对于社会安定团结的支持态度增强,促进了和谐稳定的局面。
促进邻里互助——志愿者体现友善
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刺激农民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亲友互助的乡村传统。特别是一些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谋生留下老人和儿童的家庭,困难的时候缺乏帮助。在城市志愿者的影响下,广东农村逐渐出现小型、多样的民间志愿组织,以倡导邻里互助为特色,帮助农民解决日常生活的困难,鼓励农民形成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新风尚。不过,调查发现,鼓励乡间志愿组织根据本镇、本乡实际需求开展服务,弥补政府服务、公共机构服务的不足,为农民提供就近、方便的帮助,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倡导文明风尚——志愿者宣传普及
在农村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人们追求富裕生活的时候,少数富裕农村出现了“屋内漂亮屋外脏”,“村容脏乱、语言粗俗”的情况。在广东一些办起农家旅馆、农家餐馆邻近风景区的村庄,少数村民急于牟利,经营中以次充好、漫天要价,造成恶劣的印象。当地的志愿者发现问题之后,深入农民家庭,详细讲解不文明经营的坏处,帮助农民改变不文明语言和不文明行为。同时,志愿者帮助农民设计文明礼貌的特色语言、特色形象,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喜爱。特别是村民将“农家旅馆”、“农家餐馆”系列编号,做出诚信经营承诺,公布监督管理电话。这样一来,不仅游客对农户经营的信心增加,当地村民之间的良好关系也建立起来。农民个体的改变和进步,带来农村风貌的变化,营造了农村生活的新型环境。
关注儿童教育——志愿者倾注心血
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儿童成长对志愿服务需求的差异,广东乡间志愿组织特别关注了贫困山区。那里最突出的是父母长年外出务工,由于隔代抚养,缺少亲情、产生一些“留守儿童”问题。志愿组织开展“情暖儿童”服务行动,城市志愿者与乡间志愿者合作,对山区村庄的留守儿童“一对一”关怀和帮助。节假日是城市志愿者前来交流沟通,陪伴玩耍;平时是同乡、同村的志愿者来问寒问暖,提供具体的帮助。通过“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留守儿童获得快乐,也受到引导和教育,逐渐培养人生发展的愿望。
沟通政民关系——志愿者理性反馈
“来自群众”,“既影响政府也影响群众”的广大乡村志愿者承担了“第三方角色”,积极沟通协调政府与农民的关系。
调查发现,乡村志愿者大多是当地富有热情、正义感及奉献精神的人,城市志愿者也大多具有这些素质。他们能够站在农民的角度,对来自政府的决策联系实际进行解释;同时能够向政府传递来自农民的呼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农民间的关系,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得到协调,这对于探寻政民之间、干群之间的沟通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协调矛盾冲突——志愿者化解积怨
在广东中山市港口镇民主村的调查还发现,过去由于少数干部以权谋私,村里一直无法正常开展工作。1998年,新的村委会产生后,村干部主动寻求老党员、老教师、老农民的支持,征询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农村老党员、老教师一合计,就成立了“港口村农民志愿队”,自发开展村民协调与服务。平时,他们走村串户,哪家有困难就主动帮忙,哪家办红白事(喜事、丧事)就帮助协调。志愿者赢得村民的信任。老百姓有什么心事,有什么困惑和矛盾,也愿意向志愿者倾诉,征询意见和建议。近年来,乡村志愿者在化解矛盾、创造和谐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受到党政部门的重视,也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