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企打架,农民就该承受每度60元的电价?
这则新闻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重庆江津这些农民的忍耐性真的很伟大,多年来一直使用着电企质次价高的服务却并无怨言,甚至干脆就自己想辙。比如,2007年5月,孔目村二组农民陈昌德当月只用了1度电,却要承担118度的损耗费,实缴电费达61.9元。再比如,70多岁的五保户周长炯家里通了电,却只用煤油灯,平时也不用抽水机,生活用水都是靠手提。国家农电改造的惠风,还没有吹拂到这些地方,不知道这些可怜农民的忍耐,会不会让那些兀自起劲打架的电企有些汗颜?
让我们来看看电企为什么会“打架”?起因是供电区域的移交。江津区2001年即启动农村电网改造,重庆市确定的唯一农网改造承贷主体是重庆市电力公司。而一直为江津区李市镇这些村庄供电的是当地一家股份制企业江津阳石电力公司。要想实现农改,就必须由重庆市电力公司接收阳石电力公司的供区后进行。然而,双方在移交的补偿数额上产生争执。后来,江津区政府提出“部分移交”的方案,重庆市电力公司认为是“只交骨头不交肉”,也没有达成共识,涉及千家万户的用电大事遂一拖再拖,搁置了起来。
从中可以得出这样几个判断:
其一,国企也好,股份制企业也罢,这两家企业争执的并不是用电农民应得的权益,而是他们各自的利益。至少眼下,我还看不出来这两家公司哪一家更代表公平和正义。两家电企都在尽量地计算着自己的利益得失,全然不把大批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即使是重庆电力公司这样的国企,也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仅仅着眼于垄断下的利益独享。
其二,两家电企都很有耐心,都很能沉得住气,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两家企业财力雄厚,是等得起的,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江津电企阳石电力公司并没有损失什么,破烂电线杆损耗掉的电,都已经均摊给每一户农民了,管你是用了1度电还是7度电,都给你加上100多度的损耗。而重庆市电力公司也并无损失,农电改造晚就晚一些呗。这样的僵持角力,只是苦了那些“天价电”下困窘的农民,无处可走,无法选择,无能为力,他们实际上成了两家企业博弈的筹码。
其三,江津区那些农民基本上是无奈的沉默的一群,置身两家电企中间,他们没有任何好的办法摆脱困境,只能撙节俭省,像少开灯、摸黑喂猪什么的。他们甚至都没有质疑为什么会分担那么多的损耗?这些所谓的损耗里面,到底有多大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或许,正是农民的这种忍耐才使得原本傲慢的电企变得愈加肆无忌惮。凭什么电企打架,就该农民为每度60元的电价买单?“天价电”之所以能够畅行多年,正照见了部分农村令人落泪的悲哀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