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放大的身份 被矮化的个体
其实自己想一想,就觉得这种话题多少让人感到无聊,甚至没法讨论。就拿“好女嫁男白领不如嫁农民工”这个极其引发争议的话题来说吧,白领中本来就有人不如农民工,这样的例子可以找出一大堆。比如华西村的村民、开办乡镇企业的农民等等。就连我家农村开个木料厂的农民,据说都是百万元身家级别的了,这恐怕是一些白领没法比的。至于说,有没有农民工不如白领的,这更能举出一大堆例子,看看城市里那些农民工就知道了。
我的意思是,单纯凭借身份是很难甚至根本就不可能论出个谁高谁低,因为这种身份的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这些人都是有区别的。这同样也适用于对“90后”大学生的讨论。这些大学生中肯定有一些人独立性不强,我们完全可以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反之亦然。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总喜欢通过一些简单的个例、某部分人甚至某个人的一些行为,就冲动地给符合这部分人身份的一类人下结论。
稍微梳理一下不难发现,媒体这种过分强调公众身份的报道,早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比如最先是对“80后”大学生,只要他们的身上发生了什么异常的事情,媒体的标题中十有八九就是“80后”大学生如何如何,如果是女大学生,那基本都会把那个“女”字放到题目中。最近关于“富二代”的报道中,媒体也过于强调了这些犯了错误的富家子弟的身份。而在更早,河南人也受到媒体的不公平对待,“河南籍××”打架、偷盗的新闻常见诸报端。
这样一种有意无意过分强调新闻当事人身份的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矮化了个体,淡化了作为个体的人的丰富性,不利于公众对新闻进行更准确的判断和思考。
在新闻的报道中,一直都强调要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相结合。这里的微观可以看作是对所报道的具体的新闻要真实;而宏观,则可看作媒体反映的一类现象、一类人能否大体上也符合事实。从媒体对河南人、大学生、“富二代”、白领和农民工的报道来看,这种宏观的真实显然是缺失的,河南人没有像媒体报道的那样总是社会的破坏分子,大学生中也有独立自强者,“富二代”中也不乏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的,如此等等。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传播学者李普曼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提出过“刻板成见”的概念,指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媒体在报道时对公众身份的过分突出,很有可能会强化公众的这种身份认识,使之刻板化,并自觉不自觉地以身份来判断某些人的品行,这很容易在公众的人际交往中制造误解,甚至人为地在不同身份的人中制造对立情绪。比如,普通公众中一些人对“富二代”的反感很难说与媒体的报道没有关系。因此,希望媒体在报道中能够就事论事、就人论人,不要某人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就牵扯出这一类人的素质如何如何的大讨论,这样除了制造轰动效果、耗费公众的注意力外,没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