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骗术可以重来
然而,你方唱罢我登场,骗子的骗术却是可以不断地重来。这周就接到了3个几乎同样的骗子短信:“那个不行,换这个农行卡号:6228481190311703019 陈艳”;第二个短信:我那张银行卡的磁条坏了,就把钱汇入这个农行卡就可以……;第三个短信:妈,我的银行卡掉了,你把钱打到这个账户上……。
此外,还接到这样一个短信:你好,我是某某,正在外地出差,手机快欠费停机了,赶紧帮我给充值卡里充200元……。因为之前就收到过这样的骗子短信,知道是朋友的手机被偷或掉了,骗子在用朋友的手机号群发短信骗钱。
仔细想想,这周接到的这些短信骗术,并没有创新,早在几年前就有了,一如“猜猜我是谁”,纵横行骗了两年多。每次接到该骗术电话,都让我觉得可气又可笑:骗子又来了。老套的骗术,现在依然猖獗,为什么?只能说明骗子还能从中骗到钱,依然有人在上当受骗。在一个打击不力或压根儿没有打击的环境中,骗子的行骗成本低,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就来钱,低到他们完全可以承担诈骗的风险,而根本不需要费脑筋“推陈出新”。
在打击“猜猜我是谁”的专项行动中,广东茂名警方向媒体透露:2007年开始,他们就陆续接到外地公安部门关于协办案件的请求,因为多起电话诈骗案件的嫌疑人经查均是“电白籍”。2008年达到高峰,这一现象才引起各级政府和警方的高度重视,茂名和电白警方在今年2月成立了打击电话诈骗工作组,拉开了专项打击行动的序幕。
可以从中看到有关部门的工作轨迹,2007年不断接到报案,却在两年后才开始重视,成立工作组。而在这两年期间,有多少人或家庭受骗:全国各地动辄被骗几万元、几十万元的电话诈骗案件屡见不鲜,个别案件被骗金额甚至超过300万元。
老套的骗术一而再、再而三地大行其道,“坐不更名行不改姓”,行骗一年又一年。我们听到警方的解释是“取证难,犯罪分子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作案,尤其是利用网络改号软件任意设置来电显示号码,令人防不胜防;诈骗团伙职业化操作,内部分工明确,让侦查人员无从下手;骗子实施诈骗所需的银行卡和电话卡太容易获得,金融和电信部门的监管不利,为骗子诈骗提供了便利”等原因。但是,我们又发现,广东警方在成立工作组后,短短几个月,“猜猜我是谁”的诈骗团伙就连人带窝被一锅端了。
看来,打击诈骗行为,并非那么难,只要动真格,骗子哪有藏身之处?没有能力解决尚可以原谅,不去解决就会让人忍无可忍,因为这无异于给骗子们创造了一个宽松而安全的行骗环境。看着手机上那些滚滚重来的骗子短信,真希望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就像对付“猜猜我是谁”一样,将罪恶连根拔除,让人心大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