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6日
星期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首演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16    [打印] [关闭]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1964年10月2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首演,3500多名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参加了演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国贵宾一起观看了演出。首演后连续上演14场,场场爆满,盛况空前。

    10月6日,毛泽东观看了演出。10月16日下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参加创作和演出的全体人员。接见开始时,周恩来兴奋地向大家宣布了中国首次核试验当天下午刚刚爆炸成功的喜讯,全场欢声雷动。

    《东方红》是在周恩来的倡议和指导下,集中了全国音乐、舞蹈、诗歌、美术等各方面著名艺术家的智慧集体创作完成的。1964年7月18日,周恩来在国务院各部党组书记会议上提出,在国庆十五周年时,要通过创作一台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大型演出,把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历程,把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完整地表现出来。同时,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大型演出,走出一条民族大歌舞的新路。

    根据周恩来的提议,中央宣传部组织各有关方面负责人进行了认真研究,很快对大型歌舞的总体设想、规模、艺术表现和组织领导等提出具体意见,拟定了报告。8月1日,周恩来批准了报告,并亲自拟定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指示领导小组和全体创作及演职人员,要全力以赴,争取搞好,并在国庆期间上演。大歌舞名称经周恩来同意确定为《东方红》。

    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和军队系统70多家文艺单位的音乐舞蹈诗歌工作者、舞台美术人员,以及北京许多业余合唱团、工人、士兵、学生、少先队员等3000多人,团结一心,争分夺秒,经过紧张创作和艰苦排练,向全国人民和国庆十五周年奉献了一台气势恢宏的精彩演出。在《东方红》创作过程中,从总体构思到具体内容,从每一句歌词到每一段解说,都浸透着周恩来的心血。

    《东方红》是一首高昂激越的中国革命颂歌。全剧共分《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祖国在前进》、《世界在前进》等八场。它以史诗般的宏伟风格和波澜壮阔的音乐舞蹈场面,生动形象地概括和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表现了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以及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决心战胜一切困难,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坚强意志。

    《东方红》继承了中国歌舞艺术的传统,发扬了我国人民所喜爱的载歌载舞的形式,采用了歌舞、大合唱、齐唱、独唱、群舞、独舞等多种艺术表现方法,并且有民族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联合演奏。全部史诗由30多首曾在历史上产生广泛影响的革命歌曲和20多个舞蹈组成,其中包括5个大合唱、7个表演唱,穿插18段诗朗诵,变换场景37处。

    《东方红》开创了一种以歌唱、舞蹈和戏剧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大型歌舞表演的新形式、新道路。此后,我国文艺工作者相继创作和排演了一大批表现形式与之相似的现代题材的大型歌舞节目。1965年10月,《东方红》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成彩色宽银幕影片,在全国各地放映,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