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7日
星期

假救命帖泛滥网上一片狼来了

网友希望网警打假重建信任
点评人 江岸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17    [打印] [关闭]

    

    9月15日,一则清华大学女生病危急需稀有“熊猫血”救命的网帖,被证明不实。该网帖说:“医院和昆明市希望大家能在短时间通过网络等一切途径,将这个消息发布出去,以寻求更大范围帮助!您一份心与贡献,可能拯救一个年轻生命!”

    人民网编辑通过网络搜索发现,不久前,不少论坛上有一个完全相同的帖子,只是求助人成了“北京工业大学试验学院”学生王彤,而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完全相同。同样内容的求助网帖主人公还有“中南大学长沙铁道学院06级学生吴燕”。

    清华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很无奈地表示,近两个月来,不断有好心人因为这个网帖打电话咨询救助的事情,一些企业还表示愿意伸出援手,帮助这个可怜的女孩儿。“可是,根本不存在网帖中的这名学生。”

    感觉受到戏弄的网友很愤怒:爱心被践踏后,“狼真的来了”怎么办!

    人民网网友“凉面要多放白糖”说:“真的很悲哀。总说人心冷漠,可爱心这样一次一次被践踏后,谁能一直保有那份热情呢?当我再看到类似帖子时,还会这样积极地去做吗?那些搞恶作剧的人有没想过,最后狼如果真的来了,那个哭喊着没人理的人,会不会是你或者你的家人?”

    其实类似的“救命贴”并不鲜见,只要你留意QQ、MSN、电子邮箱的留言,或者去看看网络论坛,就很容易发现它们的足迹。它们在内容上五要素齐全,有鼻子有眼的,末了还很煽情地呼吁一把,让人觉得不转载都良心亏欠。

    “刚到论坛界‘混’,看到这样的帖子还‘涉世未深’地给人家发邮件询问情况,可是根本没有回复。后来就麻木了,看到类似的帖,就一个字——‘删’!”腾讯网网友“多卡”说。

    查看以前的新闻,冒充各种奇怪病症诈骗财物的不少,时间久了,这招也就不灵了。但奇怪的是,不为骗钱的假救命帖怎么还那么多,难道消费大家的爱心和信任,也是一种乐趣?

    搜狐网网友“万幸天下”问:“现实中诈骗是种罪,有法律管着,网络欺骗算不算罪?欺骗和消费我们的爱心和信任算不算罪?当几个网帖压倒了社会良知,人们的爱心被戏弄后,变得麻木不仁,这种罪难道不大吗?”

    新浪网网友“盔阿华”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已经有网络警察了,打假帖是网警的职责范围吗?网警会把相关信息提供给公安部门吗?”

    “盔阿华”的发言赢得不少网友支持,顶帖者超过百人。更有网友号召:再发现玩弄大家爱心的人,就“人肉搜索”出来示众,协助网警打假。

    网络世界已日渐成为我们真实生活的延伸。维护网络的道德秩序,可以让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爱心得以呵护,让难得的信任被尊重。正如网友号召的那样,冲击我们基本道德秩序的人,应该受到惩罚。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