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增长极”:一路破冰前行
这是一首动人的歌,歌声飘过60年,留下了一串串令人难忘而又温暖的记忆:闯关东时代的拓荒之旅,走在大路上的创业豪情,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美丽憧憬。
这就是东北。这片白山黑水间的神奇土地,它曾拥有过辉煌,也曾经历过阵痛,如今,在新时代振兴东北的号角下,东北地区正重新挺起巨人的脊梁,高昂起雄鸡的头颅。
对东北60年发展脉络的素描,其实也正是在探寻中国一代代建设者和改革者奋争和求索的足迹。
寻找失落的辉煌
“大学毕业后我从上海分配到长春,在火车上才知道是来建设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厂。当时,车厢里都沸腾了,我和同来的大学生们感觉无比的骄傲和自豪。”78岁的一汽集团退休职工冯云翔回忆起当年的往事,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像冯云翔一样,无数的热血青年满怀报国理想来到这片黑土地,投身于共和国的建设事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从战略发展需要出发,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大幕从东北开启,东北成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一五”时期规划的156个重大项目,有56个落户于东北。钢铁、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力、军工等国家重点发展的重工业也集中布局在东北。以东北为龙头的老工业基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在很短时间内拥有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向市场经济转轨,发展的重心向南方沿海地区转移。东北地区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普遍出现了产业结构老化和经济相对衰退的现象。工厂大批亏损,工人大量下岗待业。东北的风光已不再,一下子从排头走到了队尾,当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飞速前进之时,东北却背着沉重的包袱在艰难地爬行。有人将东北形象地比喻成了“被铁链锁住的巨人”。
2003年底,中央作出了实施东北振兴的战略决策,东北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转机。从此,东北这艘航船开始踏上了振兴之旅,一路破冰前行。
在推进振兴的过程中,东北三省纷纷把国企改革作为振兴的突破口,提出要以攻坚的精神攻克国企改革这一计划经济最坚硬的堡垒。吉林省在2005年提出要在一年内完成816户重点国有企业改制攻坚,这一被很多人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实现了。吉林省省属国有资本比重由改制前的82.6%下降到了34.5%。
大规模的国企改制使东北的国有经济布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单一主体的经济成分如今成了国有、民营和外资等多元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外商投资活跃,东北变成了资金汇集的“洼地”,民营经济也开始在经济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过去一大批在市场经济中徘徊不前的国有企业开始扬眉吐气,重新焕发生机。记者在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了解到,在金融危机中,该公司的订单却较以往大幅增加。公司的一些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就怕有订单,因为实在忙不过来了。”而取得这种发展态势既得益于国家政策拉动,同时也得益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使产品在国际上处于与世界强手同台竞技的水平。
破解资源输出和粮食生产困局
从资源禀赋来看,东北的优势非常突出。据统计,东北的原油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二,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一半,商品粮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东北有着“天下粮仓”的美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这三大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还有着良好的生态条件。吉林、黑龙江两省是全国生态建设试点省,长白山、大小兴安岭拥有面积庞大的原始森林生态区。
但长期以来,东北处于资源输出的境地,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逐渐走入了资源枯竭的困境。东北资源型城市有30多个,资源的长期开发导致部分地区矿产资源完全或濒临枯竭,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经济全面衰退、社会问题加剧、生态条件恶化。
而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曾几何时,东北的粮食“卖不了、储不下、运不走、补不起”,形成了“新东北现象”。
资源宝库,却陷入利用资源的困境。在振兴东北的背景下,如何走出资源输出和粮食生产困局,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推进资源城市加快转型是国务院振兴东北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阜新、抚顺、本溪、盘锦、大庆、伊春、辽源、白山等东北主要资源型城市先后被纳入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这些城市利用试点政策,加快转型步伐。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创新思路,走出辽宁,利用设备、科技和人才优势开发内蒙古白音华煤矿,促进了富余矿工和生产能力的有序转移。吉林省的辽源市则在高起点上构建了新能源、生物健康等六大接续产业,并吸引境内外一大批投资商围绕六大产业投资,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近年来的增长速度位居吉林省前列,被外界称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辽源速度”。
面对东北粮食生产附加值低,农民卖粮难的状况,近年来东北各省结合现代农业的建设,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坚持抓粮食生产不动摇,一方面着眼于国际国内大市场,在粮食加工业以及畜牧业、粮食流通业等方面大做文章,向粮食要效益,使粮食的含金量大大增强,卖粮难的“新东北现象”得到了破题,粮食多由包袱变成了优势。
吹响全面振兴号角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北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23.9亿元,同比增长10.8%,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641.7亿元,同比增长4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全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东北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能表现抢眼是东北振兴效应的一种体现。”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刘庶明认为,五年的振兴使东北打下了快速发展的基础,东北振兴的产业优势也已经显现,无论是在传统的装备制造领域还是高新技术领域,东北都焕发出了新的发展优势。
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文振富也表示,从全国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全局来看,东北的实体经济有基础坚实、抗风险能力较强、回旋余地较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东部沿海外需下降的劣势,使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
振兴使东北一大批国有和民营企业逐渐迸发活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并纷纷到国外开拓市场。沈阳远大集团是一家以幕墙工程为主体业务的民营企业。公司曾承建国家游泳馆“水立方”这一建筑幕墙领域技术难度最大、最先进的幕墙工程,最近又以17亿元人民币成功签下世界幕墙史上单笔金额最大的工程—阿联酋阿布扎比工程。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东北的民生状况和社会生活也得到了普遍改善和提高。社会保障保系加快完善,使大批东北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棚户区改造、农村泥草地房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全面铺开,改善了东北的人居环境。2005年以来,辽宁省拆除城区连片棚户房1200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近2000万平方米,让34.5万户棚户区居民住进新居,并启动了零散棚户区改造。今年还将新建5.4万户廉租房,为1万户农村特困户新建住房。
在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发生变化的同时,东北振兴也在触动着东北人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层裂变。东北的下岗职工一度达到500万之多,在下岗之初,这些职工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理解和埋怨情绪。如今,这部分职工已普遍由当初的怨天尤人变为埋头创业,绝大部分实现了重新就业。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于治贤认为,东北人观念的变化,要比东北经济的变化更为重要,经过多年实践,东北干部群众的改革开放意识、自主创业意识和重商守信意识都在不断增强,这将推动东北振兴进一步提速。
不久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上升为国家战略。紧跟着,国务院又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的出台,既体现了国家对东北政策支持的连续性,也体现了对东北发展所寄予的深切期望。良好的发展势头加上国家政策赋予的发展机遇,让东北人对未来发展满怀憧憬。
一个被称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之后“第四增长极”的区域发展板块横空出世并日渐清晰,这是东北在新时代发出的宣言。
据新华社长春9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