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2日
星期

发展再发展 西部在腾飞

——新中国成立60年西部大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王国强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22    [打印] [关闭]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西部地区发展。

    国家在“一五”、“二五”以及“三线”建设时期,在西部地区布局和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世纪之交,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十年来,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1.42%,高于全国9.64%的年均值。

    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持续时间长、稳定性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克服不利因素影响 发展迅速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西部地区克服了区位劣势和非均衡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民收入迅速提高。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分析指出,整个西部经济发展可概括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在1953~1962年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央政府把当时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和694个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中的相当大部分放于西部地区。从1965年开始长达15年的“三线”建设工程,历经3个五年计划,范围涉及11省、区,其中西部地区占了绝大部分。

    从1952~1978年,西部地区GDP增长了5.72倍,年均增长6.94%,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20.63%;工业生产总值由38.24亿元增加到681.7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11.13%增加到16.04%。

    第二阶段:1979~1998年。这一阶段是西部地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型时期,人们经济发展的热情得到激发。20年间,西部地区的GDP年均实际增长9.45%,名义GDP在1998年达到14647.38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19.5倍;人均GDP增长了15.86倍,达到4122.6元;财政收入增加了6.49倍,达到946.24亿元;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西部各省、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此期间分别增长8~14倍,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9~16倍。

    第三阶段:1999~2008年,西部大开发全面启动。10年来,西部经济在克服宏观经济波动、生产成本上涨以及非典疫情、罕见的冰灾与大地震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实际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1.42%,占国内GDP的比重提高到17.80%。2008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894.62亿元,比1998年多31847.82亿元,10年间总和达到158663.1亿元,年平均增长22%。1998年到2007年,西部地区人均GDP由4122.6元提高到13186.44元,净增加2.2倍。

    西部的路:四通八达

    “长期以来,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制约着西部地区的发展。”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姚慧琴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发展,为我国西部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宝成铁路正式通车,从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为了历史。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如今,在我国西部,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铁路四通八达。近10年来,西部地区新增公路里程85万公里以上,新增铁路营业里程超过8500公里;同时,“油路到乡”、“公路到村”的农村公路建设也在有序地展开。

    除了铁路和公路,西部的民航和水运也有很大发展。西部地区的民航机场已经超过70个,内河通航的航道里程达到6.5万公里。

    创造奇迹的,除了人走的路,还有输送能源的“路”。

    2002年启动,2004年10月全线建成投产的西气东输工程,是长江三峡工程后我国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建设工程。目前年供气能力迄今已逾120亿立方米,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008年年初,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将国内外天然气输送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能源。

    从西气东输工程立项到西气东输二线的开工,短短几年,我国天然气工业迅猛发展,两条横贯东西的能源大动脉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环境改善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民生保障全面覆盖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随着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等发展迅速,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来自《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的数据显示,2007年各类教育经费支出达到1990.45亿元,比1998年的582.71亿元多1371.74亿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也由11.67%提高到18.74%;2008年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达到401.90万人,比1998年增加328.60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数达到3627.86万人,比1998年增加291.19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数665.6万人,比1998年增加445.86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数7728.9万人,比1998年增加457.26万人;“两基”人口实现全覆盖,率先在全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由1998年442.3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447.7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广覆盖,到2007年,重庆、四川、广西、贵州、宁夏、新疆农民参合率分别达到77%、88.3%、77.35%、84.91%、85%、87%,陕西省则成为全国第三个提前一年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的省份。

    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等的实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而且覆盖面不断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连年保持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998~2008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迅速,各省、市、区收入年均增长率均在6%以上,有8个省、市、区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值的增速(9.7%)。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得到快速增长。1999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1578.2元,到2007年达到了3004.2元,增加了1426元,年均增长率为10%,年均增长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民族地区成就辉煌

    西部地区地处祖国内陆,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尊重和维护少数民族各项权益,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实力。经过长期努力,5个自治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各族群众得到的实惠之多前所未有。2008年,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453亿元;兴边富民行动补助资金由2000年的1500万元增加3.6亿元,受扶持的边境县增加到120个。

    2008年,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84亿元,是1978年的51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与30年前、60年前相比,均有数十倍、上百倍的增长。农牧业比重明显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显著上升,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历史性转变。

    此外,少数民族文化迎来了大发展。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占30%。2005年,国家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国家法定活动;2009年6月,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已深入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心中。

    本报北京9月2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