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4日
星期

饶达讲述:第三汽车厂的筹备与流产

本报记者 黄少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24    [打印] [关闭]
    “二汽建好后,还要建三汽。”早在1965年底,毛主席在二汽兴建时说了这么一句话。44年后,“中国汽车之父”饶斌之子饶达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口述“三汽筹备”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975年,二汽建成了2.5吨越野车的生产基地,并正式投产。1978年,第二个基本车型5吨载重车投产。至此,二汽的建设初具规模,开始大批量生产,完成了初期的艰苦创业阶段。为了解决当时“缺重少轻”的问题,1977年,国家开始规划建设第三汽车厂。

    国家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争取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这是我国要大力加快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可以说,在当时的发展阶段,我国汽车工业的重点是重型卡车和轿车。“当时我国还基本没有重型卡车,而重卡又能迅速提升工作效能,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同年,饶斌调任机械部副部长兼汽车局局长。“当时二汽还没有竣工,所以差不多有一年半的时间,他一半时间在北京,一半时间在湖北。”当时,也正是二汽建设最艰难的时候。由于二汽十堰基地的建设存在先天的缺陷,到70年代末,铸造能力的不足,已严重影响到生产能力的扩大。经国务院批准,1980年10月,二汽成立了铸造三厂筹备组,开始选择厂址。经过对多个地址的考察和比较,二汽铸造三厂最终选址襄樊,作为二汽走出十堰、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第二基地。1983年9月11日,二汽襄樊基地破土动工,饶斌亲笔题写了“奠基纪念”四个大字。1984年10月5日,二汽襄樊基地正式举行开工典礼。

    根据饶斌的安排,由李岚清同志和方颉同志具体负责三汽的筹建,还分别从一汽和二汽抽调了一个班子。为三汽选址时,筹备组在湖南进行了一系列考察后,没有选到合适的地方,于是又开始沿着长江沿线选,跑了安徽、江苏、江西等好几个省,直到70年代末,也没有选到合适的地方。

    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家财政非常困难。为了缓解经济困难,国家大幅缩减一些大项目的投资,包括三汽。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三汽的想法就被搁浅。此后,国家在济南汽车制造厂的基础上,整合重庆重型汽车厂和陕西汽车厂,成立了重型汽车联营公司。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技术上的落后,要进行技术引进。1983年,中国重汽花重金引进奥地利曼·斯太尔“91”系列重卡制造技术,并从1986年开始建设,直至1995年才建设完成,通过验收。

    “三汽流产,当然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否则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节能减排都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当时确实是因为经济上的困难,也是没有办法的。”饶达如是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