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4日
星期
红灯笼传递吉祥喜庆 中国结寄托浓浓深情

普通百姓的国庆情怀

本报记者 桂杰 文静 鄢光哲 实习生 欧阳骆沙 通讯员 郑秋颖 刘春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24    [打印] [关闭]

    北京“灯笼第一村”——北京怀柔区九渡河镇红庙村挂起大红灯笼,喜迎新中国60华诞。国庆前,该村将赶制出万盏灯笼,为节日打造靓丽景观。本报记者 李建泉摄

    编者按:大红灯笼挂起来,欢快的歌儿唱起来。国庆即将来临,京城大街小巷都充满着浓浓喜庆气息,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祝福、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在这种普天同庆的欢乐氛围中,本报记者走进普通百姓之中,与他们一起分享这份喜悦与感动。

    “灯笼村”红红火火迎国庆

    国庆将至,北京“灯笼第一村”——怀柔区九渡河镇红庙村的40多名灯笼巧匠,正忙得不亦乐乎。为了在国庆节前生产万盏灯笼,工匠们正加班加点赶工。

    在彩灯扎制车间里,村民们一边晾晒刚刚做好的红灯笼,一边忙着赶制新灯笼:插架子、轧灯布、贴云彩儿、嵌金丝,大大小小12道工序,一道都马虎不得。虽然每天要从早上7点半忙到晚上7点,但是一想到这些喜庆的灯笼不久将挂在街道和公园,成为国庆布展的靓丽景观,大伙儿心里都美滋滋的。

    红庙村党支部书记闫万军是“灯笼村”的带头人。2006年,他到山东拜师学艺后,还将师傅请回家,向大伙传授灯笼制作的技巧,传播传统灯笼文化。村里90%的村民都学会了扎灯笼的手艺。慢慢地,红庙村形成灯笼制作的产业,并渐成规模。

    后来,闫万军又开发设计出市场对路的新产品。今年国庆,红庙村接到的1万多盏灯笼订单几乎都是这种新产品,从网上慕名而来的外地客户也源源不断。为了保证如期交货,村内40多名村民每天加班加点,一天能扎六七百个大灯笼。

    再过几天,红庙村的这些红灯笼,就会出现在北京和周边省市的大街小巷,为国庆节增添喜庆色彩。

    公园里的红歌会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9月20日早晨,北京紫竹院公园内的湖边传出一阵阵歌声。

    演唱《五月的鲜花》的是一个中老年合唱团。这个合唱团现在有十几名成员,他们都已经退休。出于对唱歌的喜爱,他们聚在一起唱红歌和老歌。随着60周年国庆的日益临近,红歌会的演唱也进入了高潮。

    “红色经典歌曲人人都会唱,大伙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唱起歌来劲头很足。”合唱团的刘大妈说,“今年60年大庆,我们有3个人也60岁,正好赶上。所以这些天都要唱点喜庆的歌。”

    在一旁跟着一起唱歌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到紫竹院晨练,但只有当天特意过来参与。“《五月的鲜花》,我们这个岁数的人都会唱。现在街上、公园里都张灯结彩的,过节嘛,气氛不一样。心情高兴,也过来唱两句。”

    在合唱团演唱的众多曲目中,《歌唱祖国》引来同声歌唱的人最多。“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在节日的气氛中,大伙的歌声更加铿锵有力。

    临时加入这个队伍的王大爷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对《歌唱祖国》特别有感情。“从小就会,这是我一辈子唱得最多的歌!”王大爷出生在甘肃,他说这些年亲身感受到国家的巨大变化,自己的生活也早已从温饱进入小康,所以一听到“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就心潮澎湃,忍不住也要参加进来一起“歌唱祖国”。

    五百羌妹儿绣“羌魂”

    沈艳燕眉毛弯弯,一身羌族盛装,出现在献礼祖国60华诞《羌魂》系列作品展现场——四川驻京办的大厅。“这些展品是从100多幅作品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是500多名绣娘花了几个月赶制而成的。”

    大厅最显眼的位置,悬挂着一幅白底红线绣制的向国庆献礼的主打作品《向祖国献礼》。整幅作品高2.2米,宽3.6米,比其他作品明显大一号。

    1973年出生的沈艳燕原本是一家国企的普通职工。1999年下岗后,她自主创业,进入殡葬服务行业。正是这个职业,让她经历了一生难忘又不愿回首的往事。2008年,沈艳燕的家乡四川省平武县清漪江流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几乎所有羌族人的聚居地都被地震摧毁。当时,我在丧礼中心工作,亲手抬走了150具同胞的尸体。”

    让她感动的是,国家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支援众多人力物力,帮助她和她的亲人们进行灾后重建。“从官兵到记者,没有一个人有怨言,没有一个人谈回报。”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让她感到无比的温暖,作为一个羌族人,她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以表达回报之心。

    沈艳燕想到,作为“必修课”,羌绣是每一个羌族女人都会的手艺。自己和身边的姐妹为什么不用这个手艺表达对祖国的感激之情呢?在长达1年的筹划、准备、制作之后,沈艳燕等500多位羌族绣娘,用自己的心和手,绣出了60幅满意的作品,把它们带到了北京。

    展出现场只陈列了部分作品,这些作品中有温总理在地震中鼓励群众的画面,有战士们高举起被救儿童的画面,有羌族汉子站在山头唱山歌的画面。然而最特别的,还是那幅《向祖国献礼》,这幅作品左下角的署名是“羌妹儿”。沈艳燕告诉记者:“‘羌妹儿’这个名字不仅代表她们这500多名绣娘,也代表了几十万羌族同胞。”

    六十铃风车献礼国庆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梁俊老人的家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最近这段时间,77岁的梁俊为国庆特意赶制的六十铃风车,成为十里八村的老百姓争相参观的“吉祥物”。

    老人居住的小院宽敞明亮,一进正屋,六十铃风车就映入眼帘。“红、黄、绿三色为主色,分别代表的是红太阳、炎黄子孙和绿色的地球。”梁俊说,他还特意为自己的作品编了一个顺口溜:手举风车六十铃,迎接国庆在北京。全国人民齐欢唱,祖国昌盛永长青。

    墙上,一组组照片记录着老人、风车和祖国一路同行的故事。“这张是香港回归时,我做的一百铃风车。这个是国庆50周年我做的五十铃风车。还有这个,是2001年,我在新西兰参加亚洲民间艺术节游行时候的照片。”

    梁俊出身于风车世家,祖孙三代都会制作风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6岁就开始学做风车。回忆过去,老人无限感慨:解放前,手艺人只能走街串巷卖风车,挣不了几个钱;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特殊年代,老人甚至一度放弃了自己热爱的风车事业,到工厂当起了模具工;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梁俊又玩起了自己心爱的风车。“那年,我卖风车一下子挣了600多块。”

    今年3月,梁俊老人荣获北京工艺美术协会等单位授予的“风车梁”称号。谦虚又有些孩子气的老人将这一切归功于国家的进步和昌盛,为此,他总想为祖国献一份礼。“不做点事情都觉得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这些荣誉。”这就有了群众争相观看的六十铃风车。

    一名老人的特殊“中国结”

    在北京市通州区达福苑小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李清臣大爷的名字。

    在小区主路最显眼的公示栏里,赫然陈列着李大爷为迎接60年国庆赶制的7个镶嵌着领袖头像的中国结。头像下方还用中国结盘成“热烈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的字样。这副作品花费了李大爷几个月的时间。不断有好奇的居民要在李大爷的作品前照相,还有好奇的孩子在一旁围观。

    小区的居委会里四处可见李大爷的“影子”:墙上挂的镜框里是镶嵌着领袖照片的中国结;门把上挂着蝴蝶结手法编制的中国结;书柜的扶手上挂着方结手法编制的中国结……

    李清臣对中国结的痴迷源于北京奥运会前的一个“小冲动”。“2006年年底,我就想,快奥运了,我这个老党员怎么才能尽自己一点力?刚好那时我学会了编中国结,我就想用这个小手艺做点东西。”

    随后,李大爷决定制作一个用中国结串联起来的巨型奥运图标。这幅作品将奥运五环、北京奥运会口号等用中国结串联在一起,表达了老人盼望奥运、祝福祖国的心情。

    1938年出生的李大爷是一名老党员、老战士。16岁当兵、23岁入党的经历让他对国家有着异乎寻常的深情。“我对现在的生活充满了感恩。60年大庆,我很想表达自己的心情。”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