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8日
星期

变革(1978-1988)

本报记者镜头中的青春中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28    [打印] [关闭]

    

    1986年11月28-30日,在广东深圳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健美邀请赛上,所有女选手正式按国际规则,首次身着比基尼参赛,终结了中国女子健美比赛身着普通泳装进行比赛的历史。当比赛的图片刊登在媒体上时,褒贬不一。巧合的是,这一年正好是比基尼泳装问世40周年。

    本报记者 刘占坤摄

    

    1979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和教育部在北京展览馆东厅联合举办“大中小学生服装统一式样展览”。右图为拟推广的大学生服装统一式样。

    本报记者 铁矛摄

    

    1984年10月1日,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群众游行的北京大学学生,突然举起“小平您好”的横幅通过天安门广场。

    本报记者 贺延光摄

    

    1985年4月13日,7岁的小玉妮在北京火车站见到了久别的爸爸刘小汉。当日,我国第一批赴南极考察队员凯旋。

    本报记者 贺延光摄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本报记者 铁矛摄

    

    1981年,夺得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从日本归来,在首都机场受到热烈欢迎。

    本报记者 王厚林摄

    

    1979年冬季,北京北海公园的冰场重新开放,体育爱好者们踊跃地参加冰上运动。这是1980年元旦冰场上的热闹场面。

    本报记者 王厚林摄

    

    1978年,因为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成为时代榜样,他的事迹整整激励了一代人。当时,十年浩劫结束不久,党中央和国务院拨乱反正,重新评价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图为陈景润和少年儿童在一起。

    本报记者 潘英摄

    

    1978年12月14日,本报刊发了《为四个现代化贡献青春》的报道。兖州煤矿机械厂的青年充分认识到四个现代化所赋予自己的重任,刻苦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这是机修车间团支部委员黄洪志在给本车间的青年上数学课。

    本报记者 王裕量摄

    

    1988年11月24日,模特彭莉在北京天安门金水桥上展示风采。三个月前,彭莉在意大利举行的“今日新模特”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模特大赛冠军。

    本报记者 刘占坤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