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1951-1966)
1951年4月27日,《中国青年报》正式创刊。此后,除去1966年 6月20日至1978年10月6日长达12年的停刊,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一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见证着祖国的变化,社会的进步。
光荣与梦想,激情与骄傲。六十年,我们有无悔的青春,也有失落和遗憾;我们有凝重的时刻,也有激动的瞬间。今天我们重温这些值得记忆的画面,不仅因为这中间有我们的泪水和欢笑,还因为其中包含着一个国家、民族对幸福和理想的不懈努力与勇敢付出……
1964年8月31日,首批北京学生去北大荒。
本报记者 铁矛摄
1965年5月3日,共青团上海市委在上海青年纪念五四运动46周年大会上,授予上海宝山县吴淞公社城中大队基干民兵连“上海市红旗青年突击队”光荣称号。图为女民兵班副班长何金英看书时,也不忘锻炼手劲。
本报记者摄
1964年,郭凤莲17岁,她的名字已经和“铁姑娘”的称号一起传遍中国。后来,郭凤莲曾任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
本报记者 铁矛摄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7月3日,本报组织攀登珠峰成功的英雄们与北京读者见面,大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会后登山英雄贡布(前左)同青年们交流。
本报记者摄
1963年6月,西安市青年路小学四年级少先队员,响应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成立雷锋修理小组。
本报记者 贾化民摄
1955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周年,首都举行盛大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本报记者摄
1954年5月,志愿军回国官兵代表应邀到报社座谈。会后,代表们为大家唱歌表演。
本报记者摄
1951年,《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正式向全国发行,本报记者前往新华书店购书。
本报记者摄
1964年2月,京剧现代戏《沙家浜》。
本报记者 舒野摄
1955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后,一大批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到农村落户。1961年,本报以整版图片报道了当时落户农村的来自全国各城市的知识青年,并配发诗歌“起程,奔向农村”。
本报记者摄
注:1958年10月18日以后,《中国青年报》部分照片只署“本报记者”,没有记者个人名字。根据当时编委会会议简报,只署“本报记者”的建议是摄影组在讨论“跃进计划”时提出的。编委会认为,“这个倡议体现了共产主义风格和集体主义思想,应予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