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8日
星期
川陕革命老区:

红军精神薪火相传 老区人民排难奋进

新华社记者 曹妍 刘彤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28    [打印] [关闭]
    红色的土地,淳朴的人民,谱写过中国革命的壮丽。

    巍巍的雪山,茫茫的草地,镌刻着红军长征的足迹。

    这里,就是闻名中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全国第二大苏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后,勤劳、勇敢、朴实的川陕老区人民弘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艰苦创业、负重奋进、加快发展,谱写了气势恢弘的绚丽华章!历史的记忆,有时愈远反而愈清晰。

    “第二大苏区”

    川陕革命根据地地处川陕两省交界的大巴山和米仓山脉,纵横2000余里,山势陡峭、林深草茂、深谷延绵。

    1932年10月,由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不得不向西战略转移。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翻越大巴山天险,一举攻占通江县两河口,揭开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红四方面军入川之后,国民党及四川军阀十分恐慌,向红四方面军发起了猛烈进攻。从1933年3月至8月,红四方面军先后成功粉碎四川军阀发动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并向敌人发动了仪南、营渠、宣达三次进攻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给国民党政府军和四川军阀以沉重打击。

    川陕革命根据地极盛时期,拥有土地4.2万余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红四方面军由入川时的1.5万人发展到8万余人,成为当时红军中兵力最强、后勤保障最好的队伍之一。1935年,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大大增强了红军实力,从而保证了长征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

    川陕苏区人民也对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据不完全统计,红军入川后的两年多时间,共有32万余人参加红军,其中14.23万红军英勇捐躯;48.9万人参加各级地方武装,260多万人次参加各项支前工作,提供粮食5亿多斤,衣被122万余套;共有26.7万余民众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川陕苏区还培育了一大批将军和党政领导干部。从川陕苏区到共和国的征程,仅从川陕苏区中心的巴中就走出了吴瑞林、傅崇碧、何正文、陈其通、胥光义等27位共和国的第一代将军。

    此外,川陕老区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935年,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第五、九、三十军和骑兵师、妇女独立团等共计21800余人,西渡黄河,执行“打通远方”的任务。这支西路军在历经半年艰苦卓绝的征战厮杀后,基本全军覆没,血洒河西走廊和祁连山区,最后只有数百人到达新疆。

    “大山小山山连山,巴山来了徐向前。红旗飘飘映山红,革命火焰燃川陕……”这首民谣名叫《巴山来了徐向前》,曾经被川陕老区的人民广为传唱。据当地人说,除了这首歌谣之外,还有很多通俗明快、朗朗上口的民歌在整个川陕革命根据地流传,现在还能听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唱着这些歌谣,寄托着对红军深切的怀念。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了川陕老区。大小通江河两岸,悬崖壁立,怪石嶙峋,狰狰然似欲搏人;水流湍急,鸟道崎岖,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所到之处,阳光和煦,满山青绿,一派生机。

    巴山南麓,有一片深深的绿色,那就是原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通江县。通江是著名的红军之乡,有着得天独厚的美丽风景,巧夺天工的大小溶洞散布于群山峻岭之间。

    新中国成立后,通江儿女弘扬红军精神,“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正逐步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60年来,通江县县域经济不断发展;60年来,通江县民生改善成就斐然。2008年通江全县生产总值42.03亿元,是1950年的259.9倍;地方财政实现一般预算收入5636万元,比1949年增长1409倍,平均每年递增13.1%。

    在通江县大木树村,村民们兴奋地诉说着村庄的巨变。2007年5月,村民们把泥碎路变成了平整漂亮的水泥路。通村公路,让大木树村的很多村民得以致富。修路之后,大木树村的1228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1028元上升到2228元。

    “以前坐摩托车从镇上到村里5公里要40多块,现在路通了,有了公交车,来回一趟只要10多分钟,还节约了几十块钱。”

    “以前村里有人病了,得好几个人抬着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现在电话一打,几分钟救护车就赶来了。”

    说起这条路带来的好处,大木树村的村民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化肥、饲料等各种农资物品都能运进村子,再也不用肩挑背驮了。村民老王拿出自己的打锄棒,“这东西我以后再也用不上了,但是我要留下来,教育我的子子孙孙。如果没有这条路,我们的日子哪有现在这样好。”

    目前,通江全县通车里程达2840公里,通乡水泥路310公里,不通公路村由235个减少到24个,74万人民的“行路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弘扬红军精神 加快老区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光是通江县,整个川陕革命老区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据统计,2007年,在目前四川省63个老区县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元的有17个县。各老区县和所属乡镇,基本上都通公路,邮电通讯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文化卫生事业建设步伐加快。

    巴山的空山坝海拔1500米以上,自古道路险峻,缺水、缺电。21世纪初,空山的老百姓还过着非常艰苦贫困的生活。那时,空山乡下山仅有一条狭窄的泥碎路,晴天还勉强可以走,下雨就彻底与外界隔绝;离县城不足100公里,坐车却要走六七个小时;吃水靠下雨挖泥坑蓄,全乡只有一两部电话。这几年,空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通了水泥路,打通了空山8个村之间的村道,全乡建起了10处集中饮水工程、392口水窖和300多口沼气池,户户都通了电,移动、联通、电信分别在山上建立了基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

    2009年6月,达州市大竹县欧家镇高硐村1组村民方崇钰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在家门口坐上开往镇上的客车。“原来没修公路,到一趟镇上,18公里山路,天不亮就出发,办了事就往回赶,到家天都黑了。”老方说,“现在路修好了,客车通了,一趟只要几元钱,坐着安全又舒服,还能带点鸡、蛋、小菜到镇上卖,比原来可方便多了。”

    陕西省汉中市内有个叫幺儿拐的细长小巷,现在还能看到零零散散的年代较久的房屋。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就是汉中通往川北的著名“红色交通线”的起点。汉中,1000多年前诸葛亮出师中原的必经之地,如今已成为连接南至四川、重庆,北达延安的红色旅游专线的必经之地。曾经的张骞故乡,现在已经成为一块红色旅游的沃土;如今的汉中人民,正在书写另一段属于自己的“红色奇迹”。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让川陕革命老区受到重创,受灾严重的50个县中,有29个是革命老区县,其中汶川、北川、青川、平武等县都是革命老区。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伟大斗争,包括川陕革命老区在内的广大受灾地区人民在地震废墟上重新站了起来,并在国家和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援下,重建美好新家园。

    如今,川陕老区的下一步发展计划已经制定出来:川陕老区在2010年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和超过灾前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递增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行政事业人员、各类人才和村干部的经济待遇达到省内发达地区水平;经济结构实现优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诸多困难得到根本解决,绝大多数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标准,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安定和谐。

    60年峥嵘岁月,60年可歌可泣。60年薪火传承,60年沧桑巨变。60年排难奋进,60年再创奇迹。共和国从川陕苏区走来,川陕苏区的功绩永载史册。未来的川陕老区将是共和国版图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新华社成都9月27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