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震撼效应
看到搭在过道上的一个棚子就是所谓的家时,团干部蒋丽惊呆了。看着戴着团徽、一脸阳光、拉着自己的手叫姐姐的女孩刘燕(化名),蒋丽怎么也没法将这个阳光女孩和这个简陋的家结合起来。
她当即和团徐州市委副书记陈婕帮助刘燕申请了学校的助学金以及勤工助学的机会,并鼓励刘燕多参加大学的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
蒋丽说:“我们以前经常联系团干部和那些先进典型,下基层少,很少关注普通青年,尤其是特困青年群体。”
“这次走访很有必要,感触很深。以前从没有这么近距离和特困生沟通过。”江苏省学联驻会主席、盐城师范学院学生会主席王传奇感叹地说,尽管他在学校也经常关心特困生,但却无法了解到特困生们真正的想法。
在团省委团干部座谈会上,团干部们纷纷表示,不仅要给受助者以物质上的支持,还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困难,让他们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
团淮安市委开始构建与普通青年经常性联系的途径和载体,建立基层团干部定期走访受助大学生制度,通过“一助一”城乡结对,建立受助大学生团组织,成立受助大学生QQ群、飞信群,定期与受助大学生开展交流联系,解决实际困难。
团徐州市委要求团组织要做好对社区内青年的统计工作,对所有青年建立档案,要在档案中体现出家庭、经济、存在困难等基本情况,并附上团组织的指导意见。要建立一个动态档案数据库,每一年要对社区青年走访一次,动态更新资料,加大对困难青年的关注力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对帮助过的青年学生要跟踪回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为他们提供帮助,最终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功步入社会,积极奉献社会。
团省委要求各级团组织,要建立被团组织影响过的青年的信息库,积极推荐、吸纳、影响其成为团的新生工作力量和支持力量;注重基层,关注影响普通青年的有效路径和工具,探索将团的工作的关口更加前移,注重团队衔接,重心更加下移。
团省委副书记沈海斌说,通过这次走访活动,所有团干部对青年的思想、生活状况都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有了新的理解,也都树立了新的、更高的目标。接受思想洗礼的不仅仅是团干部们,许多受助者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受助者董明(化名)说:“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许在政府机关兢兢业业,或许在学校一丝不苟,或许在企业运筹帷幄,他们或许只是这个社会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但是他们都拥有一颗炽热的爱心。是他们帮助了我们,让我们被束缚的翅膀重新得以飞翔。”一进大学,董明就报名参加了学生会的面试,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社会。一个老板准备赞助他生活费,他婉言谢绝了,说“还有很多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
得到捐助之后,李琼(化名)写了一封感谢信,她说:“我们会将你们的爱传递下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站在这里的将是另一群‘我们’,而我们却成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