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钢铁梦 华夏冶建魂
钢铁是撑起一个大国重工业的脊梁。1958年9月13日,武钢一号高炉在竣工仅10天后,出铁。一个工业时代的冶金大幕,徐徐拉开。从此,一冶人栉风沐雨征战四方,励精图治声名远播。一代代一冶人打造出了“中国一冶”这块金字招牌,更为铸造共和国工业的钢铁脊梁默默奉献了半个世纪。
溶篇
与共和国钢铁工业一起成长
在战火中诞生的共和国,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个站起来了的新中国。百业待建,中国亟需钢铁。
1952年,国家决定在华中地区建设新的钢铁基地——武钢。而此时的新中国,除东北外,我国还没有大型冶金施工企业,中南地区施工力量尤其薄弱。组建一支能承担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建设任务的施工队伍,便成为整个武钢建厂筹备工作中一项急待解决的突出任务。
1954年11月1日,中国一冶在新中国着力发展钢铁工业的历史大背景下诞生了(前身为武汉钢铁建设公司,1964年更名第一冶金建设公司)。来自四面八方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怀着发展钢铁工业和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强烈愿望和使命感,汇集而来。截至1965年底,职工人数达到38461人。
1957年7月1日,在进行了两年多系统的施工准备工作后,武钢一号高炉正式动工。它标志着武钢一期工程大规模施工正式开始,计划1959年初建成投产。1958年,国家要求,提前于当年10月1日必须出铁。一冶人克服困难,连续奋战,终于用14个月零13天建成了这座我国当时最大的高炉,并于1958年9月13日炼出了第一炉铁水。
建设武钢的过程中,“一米七轧机”建设是值得记录在册的一件大事。该工程总概算达38.9亿,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大建设项目之一。这项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成套设备从德国和日本引进。由于技术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对接困难,包括设备安装和配管等方面的小型机械都极度缺乏,逼迫一冶人边施工边学习,边发现问题边组织技术攻关。在“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下,2.5万名一冶人创造性地建成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并获得国家“优良”工程称号。
一冶为武钢而诞生。但历史赋予一冶的任务更多更重。对于一个缺钢缺铁的年轻共和国,注定了一冶必须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
承建马鞍山车轮轮箍厂工程,是一冶上世纪60年代具有突出政治、经济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众所周知,我国自有铁路以来,火车车轮和轮箍一直依赖从西方国家进口。新中国成立后转向前苏联进口。上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撕毁经济合同,停止供应车轮和轮箍。中国要改变铁路运输受制于人的局面,就必须自力更生兴建车轮轮箍厂。
接到任务的一冶人,一年准备,两年零5个月施工,1964年10月高速优质地建成了这项规模居亚洲首位、被誉为“江南一枝花”的重点工程,结束了我国进口火车轮箍的历史。
几十年来,一冶人四海为家。只要有利于国家建设,他们“不论工程大小,不论技术难易,不论条件好坏,不论距离多远,不论利润多少”,都毫不犹豫承担。从挺进中原、饮马长江,到挥师西南、进军巴蜀;从齐鲁大地、燕赵古国,到三湘八闽、吴越重镇;从黄沙古道、大漠孤烟的西域嘉峪关,到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北国,到波光粼粼、垂柳依依的南疆,一冶人以豪迈的气概,树起一座又一座丰碑。
一冶“行天下”靠的是过硬的技术。当年一冶成立,旨在建设武钢,后来全国40多个钢铁企业都成为其重要客户,仅2003年,就接到全国20多个省市的订单。
统计显示,半个世纪以来,一冶所建钢厂的产能占全国钢铁总量的10%。这是几代一冶人的自豪,这是被誉为“不穿军装的解放军”的一冶的集体荣誉。
50年栉风沐雨,半世纪春华秋实。一冶的创业史,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也见证、参与了共和国经济发展与建设。
炼篇
在阵痛中建成现代化企业
历史有时呈跳跃式发展。进入上世纪80年代的一冶,必须迅速找到一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路子。
在过去的管理体制下,一冶的施工任务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下来。任务不足时,由国家拨付“窝工费”,解决企业的生存。当建筑业开始推行招标承包时,一冶开始面临施工任务严重不足的困难。
1982年7月,一冶南下深圳特区,在我国第一个招标项目—深圳国际商业大厦工程招标中一举中标,成为全国首个通过招投标承接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并在该项目施工中首创了5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1985年建成“亚洲桅杆”——湖北龟山电视塔,该电视塔是当时我国最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标志着一冶修建超高型特种构筑物的施工能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1987年,一冶进驻津巴布韦,承建其首都哈拉雷市培训中心项目……
一冶积极进军民用建筑、市政和道路等领域,逐步形成“立足武钢一个点、占领京广一条线、发展沿海一个面”的市场格局。
与此同时,一冶开始着手推进企业改革。1985年,一冶改革工作起步,经过充分准备,一冶先后批准了第二工程公司等12个单位试行经理(厂长)负责制。
1995年,一冶全年产值达到历史性的15.18亿。1996年,一冶在全国冶金建设系统率先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然而,市场却在这个时候转了一个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一冶接单、施工任务锐减,效益大幅下降,经营陷入困境。而此时,也正值“国企改革脱困”进入攻坚战阶段。作为成立时间较长的国有大型企业,一冶原有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经营体制不适应市场的一面充分暴露,企业发展困难重重。
必须进一步深入改革,只有在改革中破局求发展。1998年,一冶提出“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经济结构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力争到世纪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当年9月制定颁发了《一冶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逐步开始了专业整合、区域整合,对机构设置、职责和定员进行了大幅度调整。
如何实现企业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张?一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强化营销管理,营销体系日趋完善;运用激励机制,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
公司建立健全一级项目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按照项目管理规范,充分运用现代网络管理技术和项目管理软件,加强对项目的远程控制,使项目管理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
公司还积极推行项目经理竞聘制和项目经理等级制度,加强项目施工管理标准建设,完善项目管理细则、计划成本管理制度、内部承包制度和项目管理评估机制;以成本为中心,强化项目经理部经营管理职能,使项目经理部成为二次经营和市场深度开发的主体。
面对市场竞争,一冶打造提炼出一系列具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施工技术,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符合企业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高施工生产科技水平;提高全公司装备水平,促进建筑施工机械化、现代化,加快了公司机械设备的更新步伐。
淬篇
铸造出一张"中国名片"
2004年,一冶走完了单一国有经济的历程,实现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及主体产权多元化改制,开始新的创业。“浴火”重生的一冶,爆发出了更强的生命张力。
2005年,按照“主业要强、专业要精、主体精干”的新思路,一冶将教育和卫生系统剥离到社会,成立了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一冶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中国北京。第三代一冶人,在北京奥运会主会场稳稳架起1.2万吨重的国家体育场“鸟巢”钢结构,惊艳世界。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中国一冶将一张“一冶制造”的名片派发给了全球。
在国内市场,一冶在保持冶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开拓非钢市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承建了数以百计的电子、电力、汽车、交通、环保、市政等工程项目和100多栋高层建筑。随后,一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经过几年努力,最终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钢材深加工和房地产开发三大板块及混凝土、机械租赁、维检三小板块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大”和“三小”板块的发展策略,增强了企业盈利能力,新的主业板块也成为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在钢材深加工及装备制造板块上,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打造以球罐、壳体和LPG船罐为拳头产品的钢结构品牌,其中LPG船罐制造已拥有全国70%以上的份额,进一步提高了高端钢结构制作能力。
在房地产开发板块上,公司的依江畔园项目已建成开盘,新的房地产项目将择机启动,实现项目的滚动开发。
随着新购置的450吨、600吨和750吨履带吊车陆续投入使用,公司的机械租赁业务不断扩大,有望进入国内同行业三甲行列。
维检业务的市场开拓力度也越来越大,维检业进入了邯钢、沙钢、柳钢等维检市场。2009年,一冶承接了武汉市首个BT项目,进入建筑业高端领域。一冶的发展进入了从规模效益型向科技效益型转变的新时期。
北京奥运会结束不久,一封来自印度的函件,让一冶公司倍感振奋,来函要求一冶开始施工4号焦炉,这已是一冶2008年新签的第10笔海外市场合同。
海外战略硕果累累,中国一冶在保持国内钢企业施工市场所占份额最大的同时,不懈地拓展海外生存空间。通过多年培育和经营,一冶目前已在非洲、中东、东南亚站稳脚跟,名气日渐响亮,全面进入收获期:在利比亚,公司成功获得了总承包5000套住宅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在印度,公司承担了220万吨钢铁项目建设……
一些老工人仍然记得1986年踏上石油之国科威特的情景。那是一冶人第一次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建设耕耘。为了帮助科威特修建一条120公里长的输油管道和46公里的供水管道,他们在异乡坚守了整整8年。
而在津巴布韦,“一冶制造”早已是一张中国名片。该国先后与一冶签过28项工程,总价超过5000万美元,是一冶在海外承建工程时间最长、项目最多的国家。
如今,一冶的建设足迹已遍布科威特、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南非、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德国、荷兰、孟加拉、越南、印度、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也门、利比亚、马来西亚、印尼、土耳其、卢森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接了上百项工业、民用、供水、输油管道、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海外施工经验日益丰富。
国际市场的突破,是一冶人营销成功的标志,更是一冶人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2007年底,印尼4台5000立方米球罐招标,质量要求极高——4台球罐每台内径21米多,重达600多吨,要经受5000吨水的压力试验,在640摄氏度热处理后不变形。据了解,东南亚的压力容器制造没有自己的标准,多采用世界通行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颁发的阿斯米(ASME)证书。一冶等3家企业应邀参加竞标。投标时,一冶并无阿斯米认证。通过业主实地考察,一冶的质量体系让业主最终放心地把总承包任务交给了一冶。
2009年8月,一冶公司生产的4台5000立方米球罐交付印尼买家。这次合作后,印尼业主表示,将来只要是一冶做的压力容器项目,均可采用中国标准。中国一冶坚持采用“中国标准”,打破了国际认证垄断,再次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在世界市场赢得了业主的信赖和竞争对手的尊重。
眺望未来,不断充实调整后的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团结一心,不断创新,朝气蓬勃地带领一冶人踏上新一轮发展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