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日
星期
新中国年60年 见证中国青年精神成长

新时代为农村青年拓展自由发展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党国英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0-03    [打印] [关闭]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青年便形成了自己具有独特标志意义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社会行动特征。尽管如此,青年发展在根本上仍然与社会发展进程的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纵观60年来青年群体发展变迁的轨迹,我们看到,在独立、自主、繁荣的大道上走过60年的新中国,终于造就出了心胸广阔、视野高远、思想敏锐,不断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思想者》副刊特邀5位中青年学者,就60年来中国青年成长的标志性事件与话题作一次回顾与展望。

    自由创造财富。新中国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农村改革拓展了农民的自由选择空间,促进了农村财富的增加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在这个过程中,农村青年既是勇敢的弄潮儿,又是最大的受惠者——这是我多年从事农村问题研究的一个体会。

    经济学的真谛是自由选择。如果抛开现实的制约因素不予考虑,那么,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越是自由,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投资者和劳动者所获得的激励程度就越大。但是,现实社会对自由的制约从来都是内生的,自由是极其相对的。对自由选择的影响因素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经济体中由自然垄断和制度本身所产生的对自由的限制,另一是由劳动者专业知识积累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对自由选择的制约。在这些制约之下,才产生了对自由选择的追求和研究的意义。

    青年人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不足,以及他们的社会交往网络尚未形成,决定了青年人比年纪大的人在选择中支付的成本较低,代价较小,这正是青年人在自由选择中更有激情的原因所在。在任何国家,年轻人比年纪大的人更容易变换工作,更敢于冒风险,也更敢于向既定秩序挑战。一个社会如果能让年轻人的这种优点得到充分展现,社会将充满活力。1949年以后,中国革命政权由奠基、巩固到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也是年轻人的自由选择空间不断增大、社会活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在革命政权建立之前,我国农村社会由宗法关系控制。在这种社会里,皇帝是“大家长”,乡村的长辈和大户人家是控制公共事务的“头领”,祖爷和父辈则是直接管束青年人的“小家长”。在这样的社会里,看起来没有类似户籍制度那样的东西束缚人们自由迁徙,也好像没有“金钱主宰一切”的潜规则,但其实这样的社会里没有自由可言。一部《红楼梦》就是这种社会的真实写照。在贾、王、薛、林这些大家族的生活圈子里,丫环们没有自由,焦大没有自由,被薛蟠打死的那类乡村农民更没有自由。另一方面,家族头领们又受皇权的压制,自由的空间也非常有限。中国宗法专制社会还有一大恶习是让妇女从幼年开始裹脚,致使中国妇女完全没有幼年的童真、青年的活力和老年的健康。农村男青年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皇权统治的“周期病”一旦来临,社会上免不了匪患横行、饿殍遍野,青年人不得不从军或落草为寇,根本无自由可言。

    1949年革命政权的成功建立摧毁了皇权宗法统治,为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社会创造了很多机遇。我以为,革命政权为青年发展做了几件很值得称道的事情:一是稳定了社会经济,基本结束了中国全社会极度缺衣少食的景况。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显著增长,就证明了当时社会经济形势的好转。二是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开始为包括广大农村地区在内的中国青少年提供相对平等的基础教育。这一时期培养的知识人才成了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力量。目前在城市的这个年龄段的壮年人,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三是国家确定的工业强国战略,给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了全新的就业机会。支撑目前中国的庞大经济体的主要管理资源和技术资源,也是革命政权奠基后在100多个工业项目中发育起来的。在我的记忆里,有不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青年充满活力、走上新工作岗位的影子。记得那时在我的家乡,县里每年都举行“三干会”(县级、公社级和农村生产大队级干部大会),因为当时没有宾馆、招待所,农村来的干部全部分配在县城居民的家里居住,我的家经常接待他们。他们饮食虽然简单,但情绪饱满,热情高涨,给人印象很深刻。也许现在的年轻人会把这看做畸形的热情,但我以为其中还是有一些真诚的、合理的东西在里头,因为他们的参照系可能是以往更早的年代,而不是现在的发达国家。那时还有一种机遇相对公平的“招工”制度,一批又一批农村青年进了省内外的工厂,他们逢年过节返回家乡,总带来一些新的信息,也给人印象很深。

    当然,不得不承认我们在1949年后的若干年里也犯了不少方向性的错误,例如实行了城乡分治的二元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过长时间里实行了命令经济制度,都压缩了青年人自由选择的空间。特别是从1958年开始的几年里,党内的正确领导意见受到压制,酿成了巨大的政治经济灾难,也使青年成长受到极大伤害。这些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取。

    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农村青年利用这个历史机遇挑起了时代的重任。改革使农村青年自由选择的空间得到大大拓展。首先,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使农民有了自由安排生产的可能,以致我国农产品供应状况在几年里迅速得到改善。其次,农民抓住工业品市场的许多空当,大力兴办企业,与一统天下的国有企业制度正面展开竞争,使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一度占到半壁江山,为创造中国经济奇迹作出了贡献。第三,尽管户籍制度没有取消,但改革举措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城乡通道,大量农民在城乡收入差距很大的情况下,克服许多困难,走向了城市。此举既增加了农民自己的收入,也为城市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正是中国青年农民能够勇敢地追求自己应有的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才形成与坚持改革开放的新一代中国政治家相互呼应的政治局面,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去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将为农村青年成长开辟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为实现这一目标,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因为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完全打破,农村青年在前途选择上仍面临种种权利不平等;国家的公共财政在城乡之间未能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农村青年在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不能与城市青年之间保持起点的平等;经济领域的各种垄断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腐败现象也最容易使农村青年受到伤害。只有通过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克服体制内的深层次弊端,农村青年的自由选择空间才能进一步扩大。我相信,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趋势谁也不能阻挡,农村青年在未来改革开放中将拥有更加光明的前程。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