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复:数学家的糊涂账
胡明复(1891~1927)初名胡孔孙,后改名为胡达,江苏无锡人,现代中国第一个数学博士,中国科学社创始人
19岁的胡适到北京参加留美公费考试。发榜那夜,他借着微弱的马灯,在史家胡同的录取榜上忐忑不安地瞅,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可仔细一看,却是“胡达”,再往上看,相隔很近,便是“胡适”,他终于长出一口气,心中暗想:“那个胡达不知是谁,几乎害我空欢喜一场。”
发生于1910年7月11日的这张榜单上的巧合,仿佛是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追求“德先生”和“塞先生”的坎坷道路的一个缩影。此后数年,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而胡达,则是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最早的9名发起人之一,更多时候,人们叫他胡明复。
1914年6月10日的黄昏,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图书馆走廊上,胡明复、赵元任、任鸿隽、秉志、杨杏佛等几个中国留学生聚在一起,讨论起中国的未来。有人提出:中国缺乏的莫过于科学,我们为什么不出版一种专门向中国介绍科学的杂志呢?随后,这个提议获得了一致赞同。
在这本名为《科学》的杂志和以其为核心组建的中国科学社里,胡明复一直是核心领导人之一。在中国科学社创立之初,许多章程都由他独立设计。1916年,中国科学会在美国开第一次年会,社长任鸿隽查询了英国皇家学会的资料,才发现这个老牌科学组织的运行,与胡明复的设计,“竟有许多不约而同的地方”。
这是胡明复第一次显露出在数学之外的才能。
在此之前的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巴黎数学家大会上提出23个著名的数学问题,当时的中国,没有一个数学家能听懂这些问题的意思。
1917年,胡明复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被近代数学史家们视为“中国现代数学真正开始的标志”,当时,他的博士论文《具有边界条件的线性微分—积分方程》,被发表在美国的一流数学杂志上,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广泛注目。
不过,在后来的中国科学社里,他的数学才能被更多地发挥在会计上。虽然经费窘迫,但在胡明复的理财本领下,始终都能正常运转。
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算错的时候,曾有人留心过科学社的账目,发现有时候数目对不上,当然,吃亏的从来不会是科学社,而都是胡会计自己。根据胡明复的统计,在10多年中,他为科学社捐付的款项,达到两万多银元,在当时,这笔钱可以在北京买到50个四合院。
结束美国留学生涯后,中国科学社核心成员陆续回国。在成员分散于全国各地的情况下,胡明复在上海坚守阵地,主持中国科学社的社务长达10年。
为了科学社的正常运转,胡明复常在几个大学里兼课赚钱。在人们记忆中,寒冷的早晨,胡明复总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长衫,搭乘电车去上海的徐家汇赶第一堂课,因衣服单薄,常常冻得清鼻涕直流。
他讲普通话略带无锡口音,声音不大,却有着一种“简洁的力量”。很少有人见过胡明复高兴的样子,不过,1919年,中国科学社在西湖边上组织了第一次国内年会,人们却见到了一个在讲台上兴高采烈的胡明复。
在演讲中,他说:“……研究科学的人最爱自然,故在美丽的杭州西湖举行科学年会极为相宜。古代诗人来游西湖,歌咏名篇甚多,科学家虽不同于诗人……未始不可为西湖增色也。”
但那一刻,当胡明复沉醉于西湖的湖光山色之中,憧憬着他所献身的科学事业时,绝不会想到,他的身后将会永与西湖为伴。
1929年,年仅36岁的胡明复在家乡游泳意外溺水而亡。他的科学社同人们,把他安葬在了西湖边一处名为烟霞洞的小山坡上。
生前,胡明复最喜欢说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倘若在一日之中能做3日的工作,他30岁死,也同活到90岁无异。”于是,有人在悼词中这样怀念道:“他恐怕没有1天不做别人5天的工作,这么说,他便是我们当中最为长寿的人。”